“三吳特有,在其餘地界很難見到的。”周魴對於這種特色又解釋了一句道:
“多數人是被商人買去,少將軍也曉得在江東,糧食從來不是問題。
故而從事商販的人特別多,不為田業。
而且即使村莊當中,也有許多從商的人,所以才會出現特有的十夫客。”
關平表示長見識了。
“不過少將軍,江東人口其實不少,但更多的人都成為了大族的奴隸,蓄奴之風極盛。”
“這我是知道的。”
關平對於蓄奴的風氣有些瞭解,江東與川蜀是最為嚴重的地方。
像季漢的周群家富多奴,因為他是預言家的身份,後面被舉為茂才,就是勸說劉備不要打漢中的預言家。
而江東的世家大族,僮僕成軍,奴婢數千人,房妓妾數百人,不管身體吃不吃得消,反正牛皮是吹出去了。
大族的攀比心絲毫不低,要的就算有面子,否則後面也不會有人公然鬥富,奴婢都是一個比一個多!
糜竺也是將數千名奴婢和金銀資助劉備的軍隊,作為早期投資,讓危難當中的劉備重新振作起來。
關平相信若是孫權能抱定必死的決心,下令招募奴隸,悉數赦免為良,加以籠絡一番。
再額外加上十萬大軍絕對能湊出來,而且還能為孫權效死。
從奴隸轉換為良人幾乎沒什麼正規機會和途徑,都是主人的私有財產。
奴隸的後代只能是奴隸,世世代代都會受到主家的剝削。
不過關平倒是笑了笑,無論如何,孫權也不會如此大刀闊斧的動這些江東大族的利益的。
畢竟平衡之道,才是他所擅長的。
否則他也會像他大兄孫伯符一樣,死於非命。
不過蓄奴這件事,關平認為回去應該與兩位軍師商議一二,如何能有個好法子避免。
大家都在爭奪人口,結果人口和土地都被世家大族與豪強吞併了。
將來三兄弟社團如何能有更多的糧食,士卒與足夠的民夫!
關平從自己這裡獲得的資訊知道,各家對於世家大族擴大和佔有依附農民沒有采取什麼有效的制止錯失。
甚至後面三方當了皇帝之後,經常給大臣賞賜奴僕,滿足其人口的佔有慾。
這些措施導致了依附民的合法化,又刺激了世家大族無限佔有依附民眾的貪慾。
皇權不限制,那在他們看來就是鼓勵,結果富了世家,窮了當政者。
故而各方政權控制的人口戶數急劇下降,賦役以及兵源都受到了威脅。
儘管三國後期,各國都採取了設施,力圖減緩這種情況,但無濟於事。
直到晉朝統一後,制定了嚴厲的律法,才堪堪緩解了一二。
關平一時沒有想好要如何,在三兄弟社團減少蓄奴之風的盛行?
特別將來入主益州後,這裡可是喜歡蓄奴的重災區。
畢竟三兄弟社團如今再也不是光腳的了,採取的方法也需要更加穩妥一些。
如果把這些奴僕變為良人,關平可以保證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會為劉備效死。
只有百分之一的人奴性太重,認為劉備是在害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