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從長坂坡開始> 第0327章 你雖認錯,可就是有問題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0327章 你雖認錯,可就是有問題 (1 / 3)

隆中對的策略是非常具有指導意義的,而且最為關鍵的是,得到了三兄弟社團扛把子的高度認可。

諸葛亮他掌握了群雄混戰的天下形勢,他們作戰的規律和結果,說明他在種地是時候,不是光種地,不關係其他事情。

自董太師進京之後,天下群雄並起,其中有弱有強,擁兵幾百上千便要佔據一方。

跨州連郡的武裝力量,數不勝數。

可是在一幫群雄當中,最後卻被曹操那種名望低微,勢力弱小的人,擊破了各方面都強大的袁紹。

這場戰爭揭示了一定的戰爭規律,即以弱勝強,不僅需要天時,更重要的是人謀。

第二個就是為劉備實現匡扶漢室的目標,規劃了具體的步驟,不在死命的與曹操硬碰硬的,想著法子幹掉曹老闆。

而是首先壯大自身,畢竟三兄弟社團實力有限。

不足以在短時間內完成剿滅曹操,宏大的目標,被諸葛亮規劃,分解成一小段一小段的階段性目標。

第三個就是保證了三兄弟社團將來的聯吳抗曹的方針與路線,以保障荊州益州歸自家所用的利益。

最後一個便是要合力的建設利用兩州,為爭奪天下,恢復漢室提供成功的資本和穩定的後方。

對於隆中對,關平是非常佩服的。

在大漢這個連什麼基本的普及概念都沒有的時候,諸葛亮從局外觀察各方形勢,確定戰略方針。

他自覺的遵從眼前的形勢,以及劉備將來的發展渠道進行長遠考慮,可謂是高瞻遠矚。

雖然諸葛亮目前的身份低微,可他祖上出過兩千石,在荊州更是“關係戶”。

沒有這些渠道關係,光憑藉他在隆中種地,他上哪知道天下大事的訊息?

種地的人多了,怎麼就他提出來隆中對的戰略呢。

諸葛亮自比管仲樂毅,是想要把自己培養成那種人,成為王佐之才。

他不僅觀察天下的形勢,還借鑑歷史的各種案例。

如漢高祖劉邦自漢中出秦川,擊敗項羽,從而建立大漢朝。

西漢末年公孫述割據益州,窺視荊州,並且公孫述也想借鑑漢高祖劉邦兵出秦川的故例都給了他啟發。

可關平身為局外人,隆中對是好戰略,但他深知隆中對的失策和侷限性。

第一步讓三兄弟社團由弱變強的策略極其對,並未什麼太大的失誤。

只是變強之後的第二步,從戰略防禦變成戰略進攻,制定的兩條攻魏方針,有些問題。

在戰略上分散了兵力,北伐本就是以弱打強,兵力需要集中使用,兩路出兵,一路為主,一路為鉗制。

可對於三兄弟社團而言,漢中與荊州兩路伐魏的路線,距離一兩千裡,以現在的運兵水平,實在是太過於遙遠。

根本就沒法子首尾相顧,戰役上不能配合,反倒是削弱了自己的力量。

這也是每次諸葛亮北伐前,與江東約定相互攻魏,但江東也沒有及時按計劃一同進軍。

故而太祖在評論這一策略時,其始誤於隆中對,千里之遙而二分兵力。

解決這個麻煩,除非是荊州益州兩個地方大爆兵,進軍千里最終匯合到長安或者洛陽城下。

但荊州之兵北上宛洛有著巨大的風險,一個是糧草問題。

再一個也是最重要的~盟友問題。

三兄弟社團佔據益州,跨有荊州,佔據了江陵,對於江東全據長江的戰略而言,有著嚴重的戰略利益衝突。

尤其這種衝突會隨著劉備的日益強大而爆發激化,處理不當,便會引起聯盟破裂。

諸葛亮對於江東覬覦荊州的的認識不足,荊州是孫劉兩家的必爭之地。

尤其是看著劉備勢力做大,這是孫權不能容忍的存在。

而且人心思漢是有著時效性的,被曹老闆殺了幾批,又蔫了下去。

待到曹丕繼位的初期,才是獲得人心思漢的最好時機。

等曹丕順利接班,穩定北方後,百姓渴望統一,不希望在被徵召到邊境打仗。

最重要是北方世家大族和當地豪強的利益也得到了大魏新皇帝的保證。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