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到了諸葛亮這裡,對執法相對公正,嚴明。
最有名的就是馬謖街亭戰敗,論法當斬。
但是大多數認為馬謖是智計之士,天下未定,正是用人之時,殺之可惜。
最重要是的與諸葛丞相的私交很好,可就這樣,也被諸葛亮給砍了,以正軍法。
誰讓馬謖不僅逃了,還躲起來了。
諸葛亮對於觸犯和怠慢軍法的人,一定會懲罰,對於坦白的人,即使罪行嚴重,也一定釋放,對於用謊話遮掩的,罪行較輕,也會殺掉。
若是馬謖乖乖認罪,說不準能饒了他一命。
可他不光敗軍了,你還逃了,把臉都丟光了,莫不如死了以正軍法,給你留些名聲。
不僅如此,諸葛亮引咎自責,認為他用人不當,上書自貶三等,由丞相降級為右將軍,並且把失誤佈告天下。
此後在北伐途中,諸葛亮更是親自過問軍中的執法,罰仗二十以上的案件,都要親自過問,累的連飯都吃不下。
他懲辦李嚴、廖立,廢他們為平民,此二人皆是沒得怨言,希望諸葛丞相還能在啟用他們倆。
等諸葛掛了,廖立流淚嘆息,再也沒有出頭之日,只能一輩子穿著夷狄的衣服過活了。
而李嚴也是一直想著被起復,聽到諸葛亮沒了的訊息,則是心情激盪悲憤,發病而死。
諸葛亮雖然刑法嚴厲,卻沒有怨恨的人,皆是因為執法無私,用心公平,勸誡分明。
但這種事實在是熬人,堂堂一個國家的掌控者,連士卒被打二十杖的緣由都要過問複審,能不累嗎?
魯肅倒是沒想到關平的真正本意,但還是給關平科普道:
“關小將軍,莫要小看了曹操,許劭評其治世之能臣,亂世之梟雄,還算是吻合的。
對於刑法之事,曹操他更是帶頭律己,想當初他的坐騎,行軍當中騰躍跑進了麥田,違反了不得損害稻田的命令。
曹操招來了主薄議罪,主薄說春秋之義,邢罪不加於尊者,可是曹操他說:我制定法律,自己帶頭違禁,拿什麼統帥部下?
然而我是統帥,不可以殺自己,那便懲罰我吧。
於是曹操便拿著現在關小將軍手上的倚天劍割了他的頭髮,扔在地上。”
魯肅瞥了關平一眼,感嘆道:“關小將軍,你也知道割發是一種非常嚴厲的刑法。
曹操他肯如此做,足以見得他的雄心,從今日曹軍無降便可窺一般啊!”
位高權重之人違反了法律或者紀律的時候,皆是以割發代替斬首之行。
而短髮的只有一種人,那便是奴隸!
古代越國人皆是短髮,故而被中原人鞭笞為野蠻人,短髮是低賤的象徵。
曹老闆的麾下崔琰就受到了此種懲罰,被罰為奴隸。
關平聽完魯肅的講述,倒是認真的點點頭,這個故事他是聽過的,先前還以為曹老闆他是故意取巧呢。
畢竟在後世的解釋當中,割發代首被視為偷樑換柱,投機取巧,偷換了主體責任,逃避追責,在玩文字遊戲。
但在大漢,倒是一種真正羞辱刑法。
關平又瞥了一眼身後牽馬的周魴,怨不得他割發賺曹休,單單割了頭髮,便會讓曹休欣然前來上當呢!
周魴眨了眨眼睛,少將軍他突然意味深長的瞥了自己一眼是什麼意思?
我也沒偷聽他們兩個之間的談話,難不成少將軍眼裡的意思,是想讓我也聽一聽?
曹老闆割發在此時是一種相當嚴厲的懲罰,只是關平並不是很在乎頭髮能不能剪短。
沒有受到這種身體髮膚受之父母,頭髮都不能剪的思想教育,自然也就不在乎頭髮能不能割。
“曹操他畢竟是一代梟雄,能做出非常人之事也在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