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初的電影市場,主要看三部電影,就是之前記者說的《看不見的客人》《寒顫2》和《搖滾藏獒》。
特別說一下《搖滾藏獒》這部戲,這部動畫電影是華藝出海的重點專案,率先在戛納電影節上展映,說是“零差評”。
中國電影公司出海,以往的戰略通常是出錢跟投好萊塢專案,或者和好萊塢電影公司籤合作協議,但《搖滾藏獒》創新了玩法,華藝採取中國投資+中國IP+好萊塢製作的方式。
電影導演是《海底總動員2》的導演,形象設計團隊來自《冰川時代》,鄭軍六年心血打造。
映前在網路和媒體上炒得很熱。
但從預售資料來看,《搖滾藏獒》賣的不算太好。
低於《看不見的客人》和《寒戰2》兩部暑期檔大熱門不說,“想看人數”甚至遠低於陣容沒那麼豪華的《大魚海棠》。
而《寒戰2》自不多說,有前作的基礎在,市場很看好今年續集的表現。
而在續集的宣傳上,很明顯在打彭於宴這張牌,在戲中他雖是配角,但在前期的宣傳活動上,劇組眾人有意無意地在捧他。
比如,梁佳輝在灣島記者會上就稱讚“《寒戰2》是彭於宴演得最好的一部戲。”
還有說彭“魅力十足,《寒戰2》腹黑邪魅。”
“《寒戰2》捲土重來,彭於宴鬥‘三影帝’。”
“《寒戰2》彭於宴同影帝搶鏡飆演技。”
其實這些都能理解,彭於宴現在人氣正旺,打他的宣傳牌沒什麼奇怪。
營銷演技也屬正常。
但錯就錯在不知道是彭的團隊示意,還是彭的粉絲自發,網上開始出現彭於宴“豔壓”張元君的稿子。
說彭於宴是華語青年演員代表,暑期檔競爭,《寒戰2》肯定能獲勝,打敗張元君。
“鞏麗在商業片上的號召力其實一直不太好,”這句還真沒錯,“懸疑片觀影門檻比較高,《看不見的客人》勝算並不大。”其實這個分析還真有一定道理。
“張元君?我感覺他都是上個世紀的老藝人了,他還有號召力嗎?”這就有點無理取鬧了,不能因為張元君拿的獎太多就說他不年輕吧,他是個藝人,不老。
“我還是喜歡彭於宴這種演員,那梆硬的肌肉和塊頭,讓人流口水。”
還有的極端粉絲跑到張元君和他工作室微博下說:“都是老演員了,就別佔著位置了,讓位給年輕人吧。”
發這個評論之前難道就不會去看看張元君的資料嗎,他比彭於宴還小3歲啊。
兩部片子是競爭對手沒錯,但也沒必要出這種稿子吧?
算起來,彭於宴自小有名氣以來,就一直捆綁張元君營銷。
在最開始的開始,他的營銷團隊,說他的實力和發展前景都大於張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