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從上一季開始就是個很抓馬的綜藝節目,節目主題有跟沒有一樣,主打一個戲劇衝突。
衝突得跟寫好了劇本一樣。
這一季的《大學季》同樣如此,上禮拜播出的第一集就來了一出新生見面頂撞學長,差點打起來的戲份。
第一集忙著給那幾個學生立人設,找衝突,實際學習的份量在第一集中並不佔主要。
芒果臺的導演們太知道觀眾想看什麼了。
看學生學表演?學演戲?
別逗了!
第二期節目剩餘的50多分鐘,節目組拍的還是衝突、矛盾和學生們的小心思。
對於張元君在節目中的表現,節目粉絲和張元君的粉絲都是認可的。
張元君他們報表演的時候,很多人都不知道表演專業是什麼,羅進報表演是因為小時候練武練戲受過傷,體校不要他,文化成績一般,不報電影學院很有可能沒書讀。
張元君告訴你,你要當藝術家還是當一個賺錢的表演工作者,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專業技能紮實,珍惜機會,每一次都認真表演,這樣就夠了。
最近兩年,小鮮肉風行,圈內圈外好像一夜之間都在呼籲“表演藝術家”,所有人都告訴你你一定要衝著藝術家方向努力,你不能為了賺錢演戲,當小鮮肉是可恥的。
張元君最開始的目標是央美書法專業,但被自己的書法老師拉住了,改學了表演。
還有日進斗金的收入。
但張元君告訴你,這行裡藝術家才是少數的,多數人就是來工作來賺錢養家餬口的。
“元君當時聽說這個節目教學生演戲,還挺有興趣,想著能把自己的一些經驗和方法教給別人,但錄完回來不太高興,說節目組和幾個老師都挺重視他,童大為他們都說教的好,但那些學生,元君說他感覺的到,他們對錶演這件事念頭很雜,他們大都想的是今天學完,明天上臺,後天爆紅。”
再有就是,那時候市場剛起步,當演員不怎麼賺錢。
要張元君談表演,談行業現狀他還行,但像這種行業歷史及未來趨勢分析,他真不會。
說難聽點,以前學生傻,現在學生大都聰明。
節目是晚上播的,熱搜是第二天早上上的,#張元君綜藝首秀#掛在上面。
看的肯定是學生內部的衝突,學生和老師的矛盾這些戲劇化的東西。
“要不是當時徐情(芒果臺資深製片,《一年級》總導演)打電話過來說,我們真不會接這個活兒。”看了成片,張元君的經紀人有點後悔接這期活動,沒亂剪張元君,但也沒什麼意思。
正如張元君在節目裡說的那樣,每個人來學表演的目的都不一樣,未來的成長也不一樣,現在沒想清楚沒關係,以後慢慢會明白的。
有的確實有人情在,但張元君有一個天大的理由,他過幾天新戲開機,未來三個月都沒空,除了已經敲定的,其他活動一概不接。
這個熱搜流量很一般,也就看這個節目的和張元君的粉絲會說兩句,撬不大動路人盤。
他們在決定學表演之前,就已經透過電視和網際網路看見了當明星是如何的光彩。
朱亞聞學表演是因為文化成績不好,又會點才藝,被老師勸了來報電影學院。
張元君真的在認真教他們。
在座談會上,張元君充當吉祥物的作用,坐在臺上聽學界各專家教授分析中國電影如何誕生,又將走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