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保強有一種很特別的力量,這種力量是包括張元君在內的很多成熟演員不具備的。
他能把一個非常惹人厭的角色演得不那麼討厭,甚至還能讓你喜歡他。
《人在囧途》的牛耿和《泰囧》的王寶包括後面的唐仁,換個人演,絕對會被觀眾討厭死。
但王保強就有本事讓觀眾喜歡他。
張元君看過王保強所有的電影作品,他還做過分析,得出一個很意思的結論:如果張元君和王保強演對手戲,他很可能接不住王保強!
不是說張元君演技沒王保強好,而是王保強很多時候的處理出乎張元君的意料。
王保強這種不經學院而野蠻生長起來的演員,出招沒有章法的,學院派跟他對上真有可能會被他打蒙。
但並不是所有的草根演員都是王保強這樣,現在大火的趙莉穎也是野蠻生長起來的,但她就做不到王保強這樣。
所以,包貝兒你明白了嗎?
王保強咋咋呼呼到處惹禍,觀眾喜歡他。
你咋咋呼呼到處惹禍,觀眾是真討厭你。
《港囧》換角之前在圈內傳得比較熱,觀眾希望徐錚、黃博、王保強的鐵三角再聚首,但黃博和王保強都因故缺席。
黃博是因為當時在拍《尋龍訣》,沒檔期,但王保強缺席卻是因為利益。
黃博投資《泰囧》大賺5000萬,王保強想投資《港囧》,被徐錚拒絕,然後保強轉頭加入《唐人街探案》劇組,並稱“陳思成懂我更多。”
這件事上沒有誰對誰錯,不能說徐錚摳門,也不能怪王保強貪心。
利益談不攏,合作不了,很容易理解。
但不理解的是,徐錚從哪淘來包貝爾這個貨!
要是內部沒有合適的男演員光鮮可以去外面找,沒必要硬捧包貝兒出來。
王常田不可能不知道包貝兒和王保強的差距。
《港囧》首日大賣2億,為國慶檔開了一個完美的局。
但伴隨票房一起爆發的是對劇情以及對包貝爾的討伐。
“劇情一般。”
“港片情懷蜻蜓點水。”
“看完真的只想把包貝兒的頭往牆上一下一下砸到稀爛,真是重新整理了這輩子見識過的喜劇人物煩人度的底線。”
“包貝兒的表演讓人討厭。”
但是,換個角度看。
包貝兒此前名不見經傳,現在透過《港囧》,是不是被觀眾熟知了?
捱罵?捱罵就捱罵!別人想挨這個罵還沒這個門呢!
《港囧》的大賣是可預見的,畢竟有前作基礎。
徐錚晉升雙十億導演應該也是板上釘釘的事。
《九層妖塔》事先也被市場看好。
儘管路川的上一部電影《王的盛宴》很失敗,但中影和樂視兩大電影公司如此押寶《九層妖塔》必然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