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節賽程過半時,就已經有媒體噴新任主席萊斯庫爾和電影節藝術總監福茂了。
因為今年的影片質量平均水平偏低,讓媒體和觀眾都很不滿意。
16號首映的《青木原樹海》在影廳被觀眾喝倒采,第二天的《銀幕》場刊給電影打出了戛納主競賽有史以來的最低分,0.6分。
賈樟柯的《山河故人》在放映過程中接連出現兩次放映事故。
《刺客聶隱娘》的首場媒體放映會,退場現象十分嚴重,放映過半,有幾排的觀眾已經走光了,放映完時,場內只剩下兩三成觀眾,場面很不好看。
映後法國媒體評價:“畫面很美,但同時也很無聊。”
但兩部華語片在場刊上的評分十分不錯,《山河故事》2.8,《刺客聶隱娘》3.5分,全場最高,與《卡羅爾》齊平。
國內媒體紛紛猜測今年華語片要拿大獎——“《山河故人》和《刺客聶隱娘》被認為是《霸王別姬》後最有可能斬獲金棕櫚的華語電影。”
閉幕式當天中午,張元君最後一次接受國內媒體採訪。
明明知道張元君不能透露評選內幕,但電影網的記者還是瘋狂給張元君下套,希望從他嘴裡能提前套出一些評選訊息。
張元君說:“現在還沒定任何一部影片獲獎,吃完午飯評審團才會開會討論。”
但記者還是要問:“最近看過的華語片印象最深的是哪部?”
這問題問外國評委沒問題,問張元君就擺明是想知道他對《山河故人》和《刺客聶隱娘》的看法。
但張元君並不上當:“最近看的一部華語片,還是上個月在國內看的《戰狼》。”
結束採訪,關了鏡頭。張元君跟記者笑道:“休想套我話。”
記者也沒不好意思,大咧咧地笑道:“工作嘛。閉幕式藝菲會來嗎?”
“她前天就回去了,國內還有事情要忙。”聊了幾句閒天,張元君才和記者分開去吃午飯。
吃過午飯,張元君會合其他評審,開始最後的影片討論和獎項分配。
評審團和皮埃爾·萊斯庫爾沒有爆發特別激烈的爭吵。
科恩兄弟在獎項分配上並沒有表現得太過固執和不近人情,在紅毯開始後的半個小時,評審團就敲定了獎項分配。
“科恩兄弟領銜的評審團走上紅毯。值得一提的是,我國著名演員張元君是今年評委之一,希望他能為今年華語軍團帶來好運。”
電影宮裡。
在蘭伯特·威爾森的主持下,先後頒發了短片金棕櫚、榮譽金棕櫚和最佳處女作金攝影機獎。
這三個獎之後,才輪到主競賽單元。
蘭伯特·威爾森將評審團介紹出場。
第一個獎,最佳編劇獎。
“最佳編劇獎是,”伊桑·科恩站起來唸道,“米歇爾·弗蘭克的《慢性》。”
爆炸頭的米歇爾·弗蘭克上臺領獎。
第二個獎就是最佳女演員。
“有兩位演員獲得最佳女演員獎,”喬爾·科恩說道,“一個是託德·海因斯導演的《卡羅爾》的魯尼·瑪拉,另一位是麥溫·勒·貝斯特《我的國王》的主演,艾瑪紐爾·貝克特。”
罕見的影后雙黃蛋。
全場掌聲歡送兩位影后上臺。
影后人選在後臺爭議比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