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狼》的首映有多慘淡,吳精路演就有多拼。
吳精從上個月16號開始為電影跑路演,基本一天一座城市,每座城市跑五到六家影院。
每到一家影院,他都必須拿出最飽滿最高昂的狀態來面對粉絲和觀眾。
更別說還要陪院線經理喝酒了,你不把人喝開心了,人家憑什麼排你的片子?
吳精這樣跑宣傳,效果是非常顯著的。
《戰狼》首日拿下3900萬的好成績,比宣傳陣仗更高的《咱們結婚吧》還高出1200萬。
張元君在首映當天還特意轉發了《戰狼》的海報為電影宣傳。
一方面是幫兄弟忙,另一方面,張元君是《戰狼》劇組最大的老闆,2700萬的成本,張元君掏了1600萬給吳精,給《戰狼》做宣傳,也是為自己賺錢。
吳精這麼拼命跑路演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戰狼》沒有拿到更多的宣傳資金。
線上營銷太貴了,他只能採取路演這種便宜但笨拙還累人的宣傳方法。
《戰狼》的競爭對手們,除了《咱們結婚吧》雖落後但成績也不錯外,《白幽靈傳奇之絕命逃亡》和《爆瘋語》雙雙啞火。
前者首日收入300萬,嚴重不及預期,這裡面還不知道有多少是楊蜜粉絲貢獻的。
後者首日倒有800萬,但劉輕雲+黃小明,首日800萬就等於是嚴重不及格。
《戰狼》首週末4天干出2.07億的好成績,領跑清明檔期。
相較於《戰狼》2700萬的成本,首週末成績已經讓吳精大賺特賺了。
但業界對這個成績的反應依舊冷淡。
《戰狼》從目前來看,無疑是成功的。
但《戰狼》一部的成功並不能說明觀眾就愛看軍事動作片了,電影公司的老闆們依舊不看好吳精,依舊不看好軍事動作這一型別。
就像《催眠大師》以4000萬成本搏得5億票房不能說明燒腦懸疑成為熱捧一樣,《催眠大師》成功以後,市場並沒有跟風立項燒腦懸疑片。
電影公司的老闆和製片人們不會追《戰狼》和《催眠大師》這種“小成本”。
前者需要嚴苛的動作訓練,成本雖小,但你打的不專業,觀眾一眼就能看出來。
後者需要極其嚴謹的劇本。
這兩者都不符合一些公司快速複製,快速上市,快速賺錢的宗旨。
花一年半進部隊訓練再拍戲。瘋了!?
花兩年時間寫一個燒腦劇本。知不知道青春片三個月出一個本子啊!
從產品運營的角度看,這當然沒問題。
但很多老闆到現在都不明白,電影不單單是產品。
張元君很高調地在微博恭喜《戰狼》登頂清明檔——假期三天收穫1.8億,總票房2.58億。
對於和《戰狼》撞檔,且敗於《戰狼》之手,黃小明顯得很大度:“黃醫生專治沒病找病,吳導演專治各種不服,撞檔時請大家各取所需。”
小明在《爆瘋語》裡演技被劉輕雲吊起來打,他也只能這樣苦中作樂了。
不過這片子的撲街編劇得背一半的鍋,劇情演到一半就被觀眾猜出兇手。
張元君在清明小長假後,去了一趟青島東方影都,應影視基地邀請,探班張一謀新片《長城》。
《長城》是東方影都接的第一部大片,很重視,特意為劇組建了一段長城。
張元君下午到達片場,場地很大,人非常多。
在這裡,張元君再一次見到了馬特·達蒙和威廉·達福。
張一謀沒有因為張元君來探班了,就暫停劇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