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中,一悲一喜兩件大事衝擊著娛樂圈。
對於姚蓓娜的離世,劉藝菲除了抱著老公哭一場外,沒有別的任何過激行為。
“這個病折磨了她太長時間,”劉藝菲之前去探望過,“希望她走的時候沒有太大的痛苦。”
以至於第二天看到周杰侖大婚的訊息,她也高興不起來。
19號下午,夫婦二人落地鵬城,首先去看望了正在準備女兒追悼會的姚家爸媽。
翌日上午9點30分,追悼會。
張元君和劉藝菲沒接受任何媒體採訪,也沒有在追悼會上以好友身份致辭,一切從簡。
下午,兩人離開鵬城。
這是劉藝菲28年的人生裡,第一次這麼近地接觸死亡這個詞。
她那麼安靜地躺在那裡,跟睡著了一樣,但她永遠也不會醒過來了。
但年底繁忙的工作沒給她太多時間去傷感。
一方面,她要忙《82年生的王小芳》的前期籌備,一方面還要忙著準備春晚。
在三位女性的干預下,李強把原劇本中強烈的重男輕女情緒做了極大的淡化處理,重男輕女依然體現,但不再是電影的突出部份,劉藝菲和陳芷熙都想把故事的重點放在王小芳本人的婚後抑鬱和精神恍惚上,即她在某種程度是個幸福的女人——父親雖然重男輕女,但她的童年並沒有不幸福,讀書,長大,畢業,工作,嫁人,生子,為照顧丈夫和女兒,做了全職太太,好像大家都是這麼過來的——但是她依然高興不起來,她自己好像也不知道哪裡出了問題。
“所以藝菲你表演的時候不能演抑鬱和精神恍惚。”李強再一次提醒劉藝菲。
“我肯定不那麼演。”也演了十幾年戲,跟大導合作過,枕邊還睡著個天才影帝老公,劉藝菲怎麼會不知道演員不能演結果。
這也是劉藝菲參與劇本修改再創作的原因,她要理順王小芳的成長脈絡,這個人物是怎麼抑鬱的,她要把這個過程演出來,而不能只演個抑鬱。
這十幾天的劇本會開下來,劉藝菲有時候會拿著修改好的劇本即興演給三人看。
雖然沒有做很多婚後抑鬱的功課,但得承認,劉藝菲的即興表演就很精彩了,得到了陳芷熙、韓佳女和李強的一致認可。
“跟一謀導演拍完就是不一樣。”李強笑道。
陳芷熙卻說:“就不能是咱神仙姐姐領悟了,進步了?”
李強笑道:“那也是。”
韓佳女笑道:“我看是跟什麼人學什麼藝,跟張元君在一起這麼多年,就是一塊石頭也開竅會演戲了。”
大導調教得好也好,老公教得好也罷,劉藝菲並不在意別人對她演技提升的評價,演技實打實的在她身上,怎麼來的還重要嗎?
因為是在已有劇本基礎上做修改,工作量其實不大,眾人一邊改劇本,一邊交流碼演員盤。
這戲看點在劉藝菲飾演的王小芳身上,但為了搭配劉藝菲,王小芳的丈夫孫志鵬起碼得從二線演員裡找,咖位嚴重不匹配不說劇組了,投資公司那邊都不好談。
中生代男演員,國內有不少優秀的。
“黃博怎麼樣?”韓佳女首先提議。
“黃博肯定好,但孫志鵬看點不太多,博哥未必看得上這個角色。”劉藝菲在《尋龍訣》劇組親自領略過黃博的高超演技,但她又覺得孫志鵬這個角色黃博未必會答應。
“秦浩呢?藝菲你不是跟秦浩合作過嗎,談起來應該比較容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