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元君看完《江湖兒女》首映當天晚上就回巴黎了,拒絕了大部分媒體的採訪。
有什麼好採訪的,他來戛納純是順路,自己的本職工作在巴黎。
但還是有媒體追到了巴黎,請他談談今年的電影節。
三天後,《魔女》劇組抵達戛納,劉藝菲先去巴黎與丈夫團聚,兩個孩子被留在國內,姥姥和奶奶帶著。
第二天一早,夫妻倆從巴黎出發,中午時分到達戛納。
車站外,媒體早已等候多時。張元君牽著劉藝菲的手走出來,面對媒體的鏡頭,劉藝菲熱情地跟他們打招呼。
這應該是劉藝菲今年首次在媒體前公開亮相,之前看展被記者堵到不算,她今天的狀態份外好,連墨鏡和帽子都沒戴,大大方方在鏡頭前接受採訪。
“只是展映,不參與競賽,心態比較輕鬆。”劉藝菲笑道,“……來之前聽說今年有很多好片子,會多看幾部電影……希望大家都能收穫好成績。”
說完就和丈夫坐車離開了。
《魔女》的首映在下午四點,劇組3點40分走上紅毯,張元君作為家屬蹭了劉藝菲和劇組主創的紅毯。
作為展映影片,媒體不會拿競賽片或文藝片的標準來要求《魔女》,國外媒體企鵝把控不了,但參加今天首映的國內媒體企鵝都跟他們提前通了氣,這是一部商業型別片,請媒體朋友嘴下留情。
4點,影片準時放映,熟悉的龍標出現在大熒幕上。
路陽把正片時長控制在110分鐘,非常精準的型別片時長,觀眾不會覺得冗長和膩煩。
犧牲的是一些世界觀的鋪墊,但這部電影本來就要做第二部,第一部只簡單交代了基因實驗的背景而已,觀眾只做簡單瞭解就行,就算忽略背景介紹,把《魔女》當作簡單的動作爽片看也行,並不會有任何觀影障礙。
國內媒體報道戛納,通常都會寫影片放映完贏得滿場掌聲,但其實這是戛納慣例,幾乎所有影片放映完全場觀眾都會報以禮貌性掌聲跟喝彩,除非像《春風沉醉的晚上》那樣,媒體和影評人都不喜歡,才會有噓聲。
《魔女》作為一部動作片,無疑是合格的,雖是低成本,但最後的打鬥場面夠刺激,打擊感讓觀眾看的十分過癮,屬於無腦爽的那種。
自然也贏得了全場的掌聲。
《魔女》主創們坐在影廳中間的位置,起立接受這些掌聲和喝彩,同周圍的嘉賓握手擁抱致謝。
《魔女》是一部良好的商業型別片,劇情通順無尿點,演員表演流暢,動作場面快感十足,除此之外,就不能另外要求了,它是去賣錢的。
劉藝菲轉身和丈夫抱了一下,問道:“怎麼樣?”
“挺好的。”張元君也跟著給劇組鼓掌。
劉藝菲和周圍的嘉賓握手,接受他們的祝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