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柏林電影節,華語電影零入圍,到了戛納,又是零入圍。
十幾年來,華語電影第一次遭遇如此尷尬的局面。
導演譚家明直言現在華語電影“正處於最壞的年代”。
如果只是這樣也就算了,但今年華語電影和電影人在競賽之外的地方可謂“大放異彩”!
電影市場上,《武俠》《金陵十三釵》《雪花秘扇》《龍門飛甲》《白蛇傳說》《大鬧天宮》等今明兩年上映的華語大片,在戛納鉚足了勁,一款接一款的海報、一個接一個的戶外廣告、一場接一場的釋出會。
中國片商們以瘋狂的速度成交電影,以瘋狂的價格拍板交易。
“中國的電影市場太好了!你們中國的一家公司就把我近20部影片打包買走了。”美國一位賣家如是說。
在紅毯上,鞏麗、範兵兵、李兵兵和劉藝菲登上多個紅毯,引發了“無作品純走秀”的質疑。
其中首當其衝的就是範兵兵和劉藝菲,國內已經有人拿她倆當靶子了。
“她鎮定自若地走過一寸寸地毯,肆意地向世界張揚自己的優雅與美貌,她野心昭昭,接二連三宣告這是她的時代,她是中國的符號。她也成功了,小報的眼中只有她,將戛納演化為她的戛納。從開幕紅毯開始,她勤勤懇懇,不錯過每一次亮相,不間斷地為小報貢獻著相似的娛樂話題。”
範兵兵有先例,蹭紅毯她是專業的,但今年劉藝菲在戛納參加的活動走過的紅毯比範兵兵只多不少。
觀眾和媒體都不解,神仙姐姐為什麼要敗壞自己的名聲蹭紅毯。
走一兩個紅毯得了唄,今年戛納怎麼不是範兵兵就是劉藝菲,不知道的還以為這倆拿戛納影后了呢。
儘管劉藝菲的粉絲們一再在網上替自己偶像解釋,劉藝菲是受品牌邀請去的戛納,她參加的活動走過的紅毯都是正經受邀的,她非常受各品牌方喜歡。
但沒用,粉絲聲量終究還是小。
一個電影節,你沒作品入圍,但報道又哪哪都是你,伱就有罪!
按理說,劉藝菲如今也有了自己比較突出的代表作,又有好萊塢星光,就算挨噴也應該比沒有突出成績的範兵兵要好一點。
但是劉藝菲就算沒得罪人,也擋了不少人的路,不蹭紅毯黑她的人都不少,更別說現在了。
網上已經有人藉此說中國影人“需要反思”了,說戛納“不僅僅賣片秀場”,說今年中國影人在戛納“擺地攤”,說中國影人“秀場上充當配角,市場上熱鬧非凡,戛納電影節成了華語影人的醬油廠,在外圍打了一桶桶醬油,滿載而歸。”
劉藝菲看了國內的報道被氣得夠嗆:“他們憑什麼這麼說我。”她很不服,“我有官方的邀請函憑什麼不能來,我替品牌宣傳,替慈善募捐,我還有自己的電影要開釋出會,我辛辛苦苦工作憑什麼這麼罵我。”
隨後又嗒嗒地流眼淚:“你以為我想來,一天跑三四場活動,換三四套衣服,吃不好喝不好。我們劇院今年搬新樓,我推了排練過來還討不到好,憑什麼這麼說我。”
張元君知道她是因為電影節即將落幕,所有活動都跑完了,精神鬆懈,被國內輿論影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