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都市言情>影帝:我的娛樂時代> 第四百四十四章 拿獎之後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百四十四章 拿獎之後 (1 / 2)

今年戛納電影節期間,劉藝菲團隊為她做了很多營銷。

時尚方面的自不用說,劉藝菲是各品牌方的寵兒,今年品牌活動有所減少,但還是出了三套禮服大片。

電影本身的營銷是最多的,《她》是今年華語獨苗,說難聽點,怎麼營銷都可以。

哪怕是把戛納媒體對《她》的讚美法譯中搬到國內也夠很多版面了。

國內媒體根據法國這邊的情報,稱劉藝菲透過《她》擺脫了此前若有若無的花瓶定位,轉型實力派。

從劉藝菲轉型大熒幕的《功夫之王》起,她的角色,除了《建築學概論》和《時空戀旅人》兩部小成本愛情片,其他角色或多或少有些花瓶的色採。

無論是《盜夢空間》的阿德里安,還是《龍門飛甲》的凌雁秋,抑或是《環太平洋》Jane,都是助手一類的功能性女主。

但Cici這個角色不一樣,《她》整個故事的核心以及主要賣點都是她飾演的Cici一角,甚至片名《她》指的都是劉藝菲扮演的人工智慧助手。

可以說《她》出鏡的是張元君,佔主導的卻是劉藝菲。

這就是為什麼劉藝菲團隊會在《她》上營銷劉藝菲大女主的原因所在。

別家不服?

不服你也拿一部女主電影進戛納主競賽啊。

通稿發太多,很多時候會遭到反噬,營銷劉藝菲大女主的缺點就是,這幾乎把劉藝菲架在火上烤:你說你是大女主是吧,那我等著看你拿戛納影后。

好在最後《她》拿了個評審團大獎,劉藝菲也在領獎臺上亮了相,結局也還算好看。

《她》的豆瓣詞條下,已經有四五條在戛納看過的觀眾的評論了。

“戛納盧米埃爾宮首映場。許安華顛覆自己的作品,劉藝菲顛覆自己的作品,張老三正常發揮的作品,絕對值回票價。只不過編導把整個故事的結局引向老調重彈的孤獨和深邃,導致電影最後一口氣沒提上去,這可能也是《她》只拿評審團大獎的原因吧。”

“戛納首映第二天放映場看的。魔都政府高低得給劇組磕一個,許安華把魔都的鋼筋水泥和霓虹燈拍出了詩意,張老三的表演不會讓期待他的觀眾失望,如果說梁朝韋天生適合演憂鬱,那張元君的臉就是為孤獨和厭世而生的。劉藝菲很驚喜,看來她在張元君身邊確實學到了很多東西。”

豆瓣詞條下更多的還是觀眾對影片在國內上映的期待。

《她》目前的局面非常好,作為小眾文藝片,因為張元君和劉藝菲兩大頂流參演,再加上戛納獲獎,在國內關注度非常高。

按理說,此時主創們應該回國接受各方的祝賀,但記者在京城機場只蹲到了中影方面回國的人員。

導演許安華在戛納拉到一筆錢,直接投入到新片的籌備中了,沒回京城。

劉藝菲在巴黎還有兩天戲要拍,張元君留下來陪她,也就沒回來。

透過劉藝菲發在微博的“繼續開工”的照片,媒體和觀眾很快知道具體情況。

其實他們最想知道的是張元君和劉藝菲的婚期。

許安華當著全世界媒體的面透露兩人的婚期在10月,記者們想聽當事人親口確認。

兩人不回國,記者們也有辦法。

沒兩天,許安華在哈市為新片做準備時,首度接受記者採訪,這是許安華獲獎後首次公開露面。

照例談了獲獎的激動心情,稱回港島後,收到親友的祝賀,還辦了一個小小的慶功晚宴。

雖然《她》不是港片,但許安華連續兩年在歐洲電影節有所斬獲,已經是近五六年裡,港島電影人在國際影壇最高光的了。

一些港島老闆這時候才承認,金像30年,那尊影帝獎盃沒有白給張元君,他雖不常來港島,也很少帶錢來港,但卻讓許安華在國際影壇掙了大面子,許安華的面子就是港島電影的面子。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