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影視圈,南北對立其實很嚴重。
三所影視戲劇學院,京城佔2,魔都佔1。
獎項上,魔都有白玉蘭,京城有飛天獎;魔都有個國際A類電影節,而京城則沒有能與之媲美的電影節。
所以才弄出了個京城國際電影節,還巴巴的放在4月份,明擺著要搶6月份魔都電影節的風頭。
但其實,京城有一個歷史悠久且辦的還不錯的電影節——大學生電影節。
其實完全可以在京城大學生電影節的基礎上改組做一個青年電影節,和First形成互補,利用京城豐富的影視資源為青年導演提供一個展示和社交的平臺,對標的就是韓國釜山電影節,立足國內,輻射亞洲,東京電影節已經沒落,釜山拿頭跟京城拼。
但主辦方可能覺得這樣做太小氣沒格局,所以還是做了一個國際電影節。
這些都不關張元君的事,他只管和許安華帶著《她》去參加宣傳便是。
《她》入圍戛納主競賽,全球首映當然在戛納,但第一支預告片和第一站宣傳,劇組還是放在國內。
相比起其他來電影節展映或者宣傳的劇組,《她》在紅毯上顯得比較寒酸,只有三個人:導演許安華、男主角張元君和配音指導同時也是電影中人工智慧系統的男配音孫燁。
但紅毯解說介紹《她》時可一點不含糊:
“現在走上紅毯的是《她》劇組,《她》是國內第一部科幻文藝電影,講述了男主角周強愛上人工智慧系統的故事。大膽的創新和對人類情感倫理的探討讓影片獲得了戛納的青睞,成功入圍今年第65屆戛納國際電影節。影片由許安華導演,張元君和劉藝菲主演,許安華導演的《桃姐》在去年的威尼斯電影節上摘下影后桂冠,張元君和劉藝菲都是觀眾們熟悉並且喜歡的演員,不用我過多介紹。”
走過紅毯,三人還被主持人邀請停留下來接受採訪。
張元君說這是他第一次來京城國際電影節:“雖然電影節還很年輕,但來到現場我還是感覺到觀眾非常高的熱情。”
主持人又說:“剛才子儀在接受我們紅毯採訪的時候,說最想和你合作,我跟你說,我採訪過很多導演和演員,他們都說想跟你合作。”
“謝謝謝謝,受寵若驚。”張元君謙虛地表示道。
主持人接著問:“那你最想跟哪位導演或者演員合作呢?”
張元君看了看一旁的許安華導演,笑道:“我最想跟一謀導演和周訊還有子儀合作。”
章子儀畢竟喊話了,張元君有必要回應一下,說兩句客氣話又不掉肉。
“都是好導演好演員,你這麼一說我也非常期待有一天能看到你們的合作。謝謝《她》劇組接受我們的採訪,謝謝。”
今年京城電影節,星光很足,觀眾看的很過癮。
不過,今年電影節的宣傳重點不在展映電影,而是在專案創投上。
今年電影節專門開設了專案創投市場,吸引了很多片商參與。
電影節開幕兩天,就達成了超10億的交易。
《她》不在電影節放映,但也在交易市場賣力宣傳。
在專案路演市場,張元君見到了很多熟悉的片子,但更多的是一些無法拉到投資無法立項的電影。
比如打這鞏麗+程小冬招牌的《大唐玄機圖》,去年在首屆京城電影節上就出現了,今年又來,說13年“震撼登場”。
歡瑞世紀聯合袁合平執導的《新蜀山》也亮相市場,說要請楊蜜主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