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份好像特別適合吵架。
趙聞卓和甄子彈從2月吵到3月,大批明星站隊,舒琪支援甄子彈,被網友翻出黑歷史,噴到清空微博。
馮曉剛聲援舒琪,同樣被網友噴,賜名護舒寶。
消停沒兩天,印曉天事件爆發,明星又開始互相攻擊互相站隊。
這件事影響比趙甄之爭還惡劣,乃至波及當事人未來星途和觀眾緣。
這時候,張元君和劉藝菲不愛跑局的性格就凸顯出好處來了。
兩件事的當事人參與者,兩人基本都認識——這圈子就這麼大——但交情都不深。
可能兩人打的是高階局,跟這些二三線藝人不在一個桌上。
男人打女人也好,女人誣陷男人也罷,真相大白後,各站隊藝人刪除微博裝聾做啞也罷,劉藝菲在微博分享的依然是老三樣:寵物、美食和閱讀。張元君每天排練累的要死,已經二十多天沒登微博了,團隊每天發的都是宣傳內容,要不是睡前閒聊,劉藝菲告訴他,他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呢。
劉藝菲的學廚之路很順利,但有個毛病,她下廚房就只做飯,不願意打掃衛生。
特別是灶臺和抽油煙機,她不願意清洗。
其實張元君從來沒要求過她做飯,請個阿姨就能幹的事,為什麼要讓自己的天仙老婆被煙熏火燎。
“要燻成黃臉婆,你媽非找我算賬。”張元君如是說。
“我媽還挺高興我學做飯的。”劉藝菲前幾天給媽媽亮了一手,劉小麗很驚喜,“說可以不做,但不能不會。你還真想我頓頓給你做啊。”
劉藝菲不是會當主婦的女人。
“我可捨不得我天仙一樣的老婆頓頓給我做。”張元君笑道。
劉藝菲笑道:“就會說好聽的哄我。”
三四兩月一直是冷門檔期,不過一些文藝片喜歡在這樣缺少商業片的檔期上映,夾縫中生存,沒辦法。
今年3月份扎進來《錢學森》《桃姐》《晚秋》和《春嬌與志明》四部文藝片。
整體質量很不錯,觀眾非常認可。
同時,大洋彼岸傳來捷報,Z Studio出品的《飢餓遊戲》開畫首日票房共收穫6825萬美元,超過《黑暗騎士》的6717萬,而首週末三天累計收入達1.5億美元。
《飢餓遊戲》火了,Z Studio也火了!
事先沒人想到《飢餓遊戲》會火,外部視《飢餓遊戲》為一部動作cult片,儘管它的原著很暢銷,但是,電影是電影,能成功改編的畢竟是少數,更別說操盤的是一家小型工作室。
但這鮮亮的票房成績打了所有看衰者的臉。
Z Studio的CEO埃迪在影片上映第二週接受採訪時高調宣佈:“我們在籌備階段就打算拍攝兩部《飢餓遊戲》,現在第一部取得這麼好的成績,我想我可以啟動第二部的準備工作了。”
其實埃迪在吹牛,第二部的預算他都沒做,第一部的演員們續約與否他也不確定。
他放出這個話的目的是吸引投資。
但是投資者們大都選擇觀望《飢餓遊戲》的後續成績。
張元君對這個成績表現的很淡定,彷彿自己只是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事。
但業界看他的眼光就變了。
玩《活埋》和《永無止境》這種小成本不算本事——雖然他們連這種小成本都玩不來,但不妨礙他們之前看不上Z Studio——能玩《飢餓遊戲》這種大片才叫真能耐。
7800萬美元成本,全球發行。
這才叫大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