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本會開了3天,定了改編基調後,張元君、李揚和羅啟瑞就投入到正式的劇本編寫中。
寫劇本不用湊在一起,張元君返京,李揚留在港島體驗生活。
李揚不是個能吸引閃光燈的導演,所以他在港島立項了一部電影,並沒有引起媒體的關注。
張元君返回京城倒是引起記者不小的注意,自金陵演出結束後,張元君消失了快半個月。
“元君,賀歲檔你最看好誰?馮曉剛還是陳可新?”
“啊?什麼意思?”
“《投名狀》和《集結號》在賀歲檔相遇,你覺得誰的票房會更高?”
“兩部電影我都還沒看過,不好評價。”這種得罪人的話張元君才不會說。
“在《集結號》首映上,藝菲和王總握手言和,王總說不存在封殺藝菲的說法,你怎麼看?”
“挺好的。”不幹不燥,張元君才不會踩坑。
樣子誰不會做?華藝真的不會對劉藝菲動手嗎?
離開機場,在車上,張元君還翻了翻前幾天《集結號》的新聞。
“……嘉賓合影時,王忠磊主動牽扶劉藝菲上臺,破除此前關於劉藝菲與華藝不合的傳言。……王總說道:‘怎麼現在還有人在傳這種閒話,我們不會拿片約威脅演員。華藝不會幹這麼小氣的事。我們和藝菲是很好的朋友,選她完全是因為她合適。’”
看完當天的新聞,又瀏覽了這幾天沸沸揚揚的《投名狀》對戰《集結號》的訊息。
賀歲檔到底還是馮曉剛的基本盤。
《投名狀》來勢洶洶,但《集結號》以首日1500萬的成績宣告誰才是賀歲檔的王。
《集結號》一上映,《投名狀》就被影院砍了排片。
“你說賀歲檔誰會贏?”小趙問他,“別拿糊弄記者那套糊弄我。”
張元君道:“馮曉剛,你沒看周星池的《長江七號》都退到1月了嗎,賀歲檔現在還是馮曉剛的天下。”
“現在還是?”小趙抓住了張元君的話頭,“你是說馮曉剛要走下坡路了?”
“是個導演都會走下坡路,”張元君笑道,“他還能佔著賀歲檔一輩子不成?”
“也不知道咱們什麼時候能進賀歲檔。”
賀歲檔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檔期,能在賀歲檔證明自己的才算真正大牌。
“說的好像我不想進賀歲檔一樣。”張元君道,“藝菲這幾天沒事吧。”
“她那邊能有什麼事,年底接了幾場活動,有巡演就巡演,沒巡演就老實在家待著。”
“沒戲找她?”
“我又不是她經紀人,上哪知道她的片約。你再這樣我要求加工資了。”
張元君笑道:“好好好,我不問了。”
張元君到家,收拾好行李,便又乘車去工作室工作,年底了,要算賬了,整天忙碌,至晚方回,不在話下。(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