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凡達》於12月18登陸北美,首週末7300萬,次周豪砍1.4億,上映10天,北美票房2.13億,全球票房超7億。
東亞第一站在港島,上映11天收入4800萬港幣,提前鎖定年度冠軍。
這個成績傳到大陸,再加上確認引進的訊息,國內賀歲檔基本提前進入結算階段。
沒人覺得自己碰得過《阿凡達》。
不知道胡梅導演怎麼想的,把《孔子》放在了1月22號。
可能是覺得《阿凡達》在內地上映3周,能榨乾其票房吧。
現階段,一部電影70%以上的票房會在上映2周內被釋放,這套理論放在其他影片上是沒錯,但胡梅和中影明顯誤判了《阿凡達》——誰遇到這麼一部電影都會出現誤判。
《阿凡達》登陸內地,把所有記錄都破了個遍!
零點場400萬,首日3600萬,次日4900萬——也就是在這一天,《阿凡達》全球上映20天,全球票房超過《魔戒3》,位列全球影史第二,第一還是卡梅隆的《泰坦尼克號》。
內地首周2.87億,輕鬆打破《變形金剛2》在去年6月創下的內地電影市場單週及首周1.6億兩項票房紀錄,不僅如此,這也是該片所有海外市場中的最佳首周成績。
12號,《阿凡達》在港票房突破1億港元。
17號,中國內地票房5.4億。
這個藍面板的外星人侵佔了市場90%以上的排片——沒人看其他片子了。
儘管觀眾吐槽說電影票價太貴——一張3D IMAX票要100150,還買不到,黃牛票更貴。
儘管有觀眾在接受採訪時明晃晃說:“我還是等後續資源下載來看。”
但這絲毫不影響卡車司機再一次征服全世界。
很抱歉,張元君此前看的就是盜版,現在想看正版還買不到票,他也沒時間去看。
但是據看過電影回來的劇組同事說:“臥槽,真牛比!”
“原來電影可以這樣拍。”
“這是叫3D哈,真逼真。”
“那個光影,絕了!”
《阿凡達》的成功不僅僅限於票房,它成功革新了電影拍攝技術——真正普及了3D。
3D電影早已有之,但確實是《阿凡達》才把這項技術帶到了大眾面前。
它成功促進了全球影院更新放映裝置。
一時間全球都颳起了3D熱潮。
這個熱度不蹭都說不過去。
短短一週,國內就有好幾個製片公司宣佈要製作3D影片。
最高調的是一家名叫巨力傳媒的公司,老闆叫揚子,總裁叫黃勝依。
“《白蛇》將沿用電影《阿凡達》的製作班底,投資額不設上限,打造屬於中國人自己的3D電影。”
“已經派人去加拿大學習3D製作技術。”
這個逼肯定不會讓他一個人裝了。
伯納的於東也趁熱宣佈了最新電影:
“徐課的《龍門飛甲》是一部3D武俠片,是伯納今年最重磅的專案!”
巨力傳媒是行業新人,於東不介意踩一腳:“我們不是蹭《阿凡達》的熱度,3D技術不是行業秘密,我們之前調研學習了2年,做了充分準備。”
“現在還在籌備,年內開機。不管是演員,還是幕後製作,我可以拍著胸脯說是華語影壇最強陣容!”
這算是《龍門飛甲》的第一次亮相。
接著,一件普通觀眾不會關注,但關係行業發展的事發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