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脫》在戛納反響熱烈,最激動的不是主創的親友們。
而是之前在國內捧殺過張元君的榮信達、唐仁之流。
已知,24歲的張元君一定拿不到影帝。
那麼,《超脫》首映要是反應一般,他們就會說:“《超脫》遇冷,張元君夢斷戛納。”藉此踩一腳,再翻出之前熱火朝天的“準影帝”“最年輕的戛納影帝”等通稿,張元君就丟人丟到家了。
如果《超脫》質量高,引起轟動,那他們就再推一把“準影帝”,反正張元君一定拿不到影帝,到時候回國了,還不是隨便他們寫。
反正,張元君此次戛納之行,丟人是一定的。
《超脫》的火熱,讓電影節在首映日之後不得不增加排片。
主創們也更忙了,更多的邀約,更多的活動。
陳思誠在首映看過《超脫》後,第二天又買票去看了一遍。
他能理解媒體對《超脫》的誇讚,這確實是一部很好的電影。
但他不理解媒體對張元君的讚美。
他並不覺得張元君在《超脫》裡的表現有多好,表演很優秀,但絕對沒有媒體說的那麼好:“東方的天才演員。”“令人印象深刻的表演。”“很難相信他才24歲。”
諸如此類的評論,他並不贊同。
他覺得自己在《春風沉醉的晚上》中的表演不輸甚至要超過張元君。
而且他覺得張元君長的一點都不帥,也就個子高,長相沒他好看。
但是他在接受國內記者採訪時,知道不能說真實想法,還是說了好話:“《超脫》是非常好的電影,李揚導演拍得好,主題很深刻。”
他只說電影好,導演會拍,絕不承認張元君演得好。
而張元君和李揚這幾天都忙著活動,忙著會客呢。
張元君今天就受邀參加了江文新片在戛納的釋出會。
江文沒來,來的是他的製片馬科。
“你在戛納成紅人了,想請你可不容易。”馬科一見張元君就說。
“馬老師請,我肯定要來啊。”張元君道。
釋出會很簡短,公佈了影片的一些基本資訊,外帶一白一藍兩張海報。
這兩張海報做得很有意思。
白色的海報是一顆裝著螺旋槳的子彈,片名“LET THE BULLETS FLY”,下面還有一行小字:“A COMIC WESTERN LEGEND”。
藍色的海報更有意思,一顆子彈輕浮在一片白色的羽毛上,寫的字跟白色海報一樣。
張元君連連誇海報做得好。
釋出會現場,有國內媒體直接問馬科:“我看元君也在現場,江文導演的新片是會邀請他嗎?”
坐在嘉賓席的張元君都懵了,這哪跟哪啊。
自己只是來助陣站臺,怎麼就受邀參演了。
馬科機智地回應說:“也不是不可能哦,劇組還在籌備,一切皆有可能。”
張元君知道馬科在借自己炒熱度,但他並不反感這麼做,所以他坐在下面只笑笑。
然後,記者的稿子就成了這樣:《江文新片戛納釋出,製片人現場邀請張元君》。
其實張元君心裡又僥倖,要萬一江文真請自己演呢?
但是他這個年齡,只能演胡萬,在小導演那演主角,在大導演那演配角,胡萬這個角色好像也挺好。
但如果能說服江文改劇本,把黃四郎改成一個年輕富二代呢?
算了,這個也就想想,江文哪會聽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