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九,星期一,張元君會同于飛鴻一班人,飛往滇省春城。
參與了《愛有來生》張元君才知道為什麼這片子成本會飄得如此之高。
膠片費用就不說了,這玩意兒是真燒錢。
這是於老師10年的夢想,這就導致了她對電影細節變態的掌控欲。
一些在其他導演看來不是問題的東西會被她看的極其重要,比如置景,她就非得帶人花半年時間,跑遍全國,最後在滇省找到合適的取景地,再花錢把場景搭建起來——《愛有來生》的主要場景幾乎都是臨時搭建的。
這種活兒在離京最近的壩上草原就幹了。
還省得從京城帶人去滇省,費時費力又費錢。
滇省山區,地形複雜,氣候難以捉摸,遠不如壩上草原方便。
在《愛有來生》上,于飛鴻集編、導、演、製片於一身,整個劇組沒人敢跟她對著幹。
其實以張元君一個外人的眼光看,於老師至少應該把製片交給有經驗的老人,不能由著她性子花錢。
但正如之前說的,這是於老師10年的夢想,她不允許別人插手。
劇組一行人抵達開機地點騰衝的時候,已經是第二天凌晨了。
在酒店辦好入住,張元君問了一句:“拍攝地離酒店多遠?”
“我們在高黎貢山開機,離這裡還有幾個小時的車程。”
張元君又給電影的高成本找到了一個原因,這樣的路程,每天的車馬費都不是一個小數目。
人家導演拍處女作,恨不得一分錢掰成兩分花,於老師倒好,怎麼鋪張怎麼來。
漸漸的,張元君轉變了思維,都說《愛有來生》是於老師10年的夢。
是導演夢嗎?是非要自己演阿九的夢嗎?
都不是。
單純就是“我要把這個故事拍出來”。
就是這麼任性。
於老師到今年36歲,可以說是一生順遂,加上她不俗的家世,說她不識人間疾苦也好,說她理想化也好,總的來說,於老師心思很“少女”。
這也造成了她花起錢來手裡沒數。
2號開機當天,來報道的媒體不多,畢竟這大冷天誰也不願意為了一部文藝片往大山裡跑。
“3月2日,驚鴻仙子于飛鴻的導演處女作《愛有來生》在騰衝高黎貢山景區開機。電影講述了一段悽美浪漫的愛情故事,男主角由當紅小生張元君飾演。開機當天,張元君一身月白色長袍亮相,整個人英俊不凡,引得現場圍觀的粉絲尖叫不已。”
《愛有來生》的故事發生在清末民初,這是張元君第一次穿長袍,還別說,真的好看。
“看你這扮相我就知道我沒挑錯人。”於老師對張元君的扮相百分之一萬滿意。
張元君的穿上這身長袍,俊朗、帥氣,溫文爾雅,符合阿明自小讀聖賢書的人物設定。
但他的演技又能給阿明增添兩分不羈的匪氣,阿明畢竟從小在土匪窩裡長大,太書生氣反而不好。
這兩種氣質混合在同一個人身上,直讓劇組的人稱讚於老師慧眼識人,“選出了這麼好的演員。”
“我是不是該坐地漲價?”張元君出演《愛有來生》拿兩年前於老師出演《揚名立萬》一樣的片酬,10萬元。
“合同都簽了,你想漲價已經晚了。”于飛鴻笑道,“好了,不玩了,準備準備,開拍吧。”
真正拍起來,才會發現,于飛鴻當導演拍戲有多細節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