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好萊塢當武替每天被人揍得鼻青臉腫回國裝功夫巨星的無名之輩。
可以說,《揚名立萬》的主角團裡,沒一個是乾淨的。
張元君現在就坐在這群記者、演員、導演、製片人中間,心裡還有些打鼓。
要是他們看了《揚名立萬》以為我寫的是他們,跟我翻臉怎麼辦?
鄭千里諷刺的是王京,他絲毫不在意,這個不用講。
但李家輝和陳小達這兩個角色諷刺的是不是有點過了。
不過《揚名立萬》的諷刺並不深刻,與其說是諷刺,不如說是“他曾經這麼幹過而已”。
李家輝收錢寫影評,但這並不影響他在偵破案件時發揮出的勇敢和智慧。
鄭千里拍爛片,但他同時也保護了李家輝和關靜年。
路子野也沒有壞透,最後還是把幾人帶出了國,並且贊助他們把電影拍了出來。
可以說,《揚名立萬》對他們的諷刺並沒有貫穿電影始終,諷刺的這些東西只是人物的表面。
有點閱歷和心胸的人,應該都不會對一部喜劇電影的諷刺耿耿於懷……吧?
2個小時的觀影過程中,三十多名嘉賓的大笑聲此起彼伏。
正片結束,字幕才出來,放映廳角落裡就響起了掌聲,而後全場爆發出熱烈的掌聲。
田老師從前排站起身來,拿著話筒對各位同僚笑道:“其實電影還沒結束,後面還有。”
“哈哈哈。”一陣鬨笑。
還真對應了影片裡那句“等到了最後連字幕都走完了,我還有內容。”
這裡是張元君的主意,眾人走在越南街頭,正片就結束了。
彩蛋片段就是原版掛照片的這段。
直到最後的彩蛋也播放完了,掌聲再次響起。
“這電影一點都不像田老師的風格。”
“這本子是那個學生張元君寫的。”
“難怪說呢。”
觀眾席中已經議論開了。
因為是業內試映會,所以現場並不做正式的交流和訪談。
只不過眾人會在映後的自助茶會上做一些簡單的溝通。
張元君的緊張一點都不比導演田狀狀的少,這是田狀狀的第一部商業片,也是他進軍大熒幕的第一部作品,意義何其重要,不言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