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神鵰》的首播還不在浙省教科頻道。
而是在更北的齊魯電視臺,齊魯電視臺會在14號首播。
山城電視臺影影片道也會在前一天的16號播出《神鵰俠侶》。
然後才是浙省教科,22號再登陸京城四臺。
也就是說,《神鵰俠侶》在本月,一週之內四臺聯播。
可見其熱度。
而下個月20號,《神鵰俠侶》將正式登陸新加坡新傳媒8頻道的晚間黃金檔播出。
現在電視劇首輪上星比較困難,大部分都會選擇先在各地面頻道輪番轟炸,視各地收視情況選擇上星與否。
當然,《仙劍》這種是極端異類,因政策原因不能上星,現在還在各地面頻道反覆播出,上星之日遙遙無期。
這樣的播出機制有好有壞,壞處是,無法在首輪就最大面積地覆蓋觀眾,電視劇播出的首輪效益不突出。
好處就是,地面頻道的反覆轟炸更有利於形成長尾效應。
首輪在各地面頻道播出其實更能覆蓋下沉市場,之後再上星,劇的熱度能一直得到保持。
小姐姐的王語嫣、趙靈兒、小龍女為什麼能吃這麼多年,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天龍》《仙劍》和《神鵰》三部劇首輪在各地面頻道轟炸了太久,導致各三四線小城市,甚至小鄉鎮都看過了,然後一朝上星,成功封神。
一個明星怎樣才叫火?
在北上廣深火不叫火,在三四線小城市,在鄉鎮農村火才叫真正的火。
後世在網際網路上火更不叫火了。
這個月的武俠劇集競爭非常激烈。
和《神鵰》同期播出的就是一部重磅作品:央媽首播的《七劍下天山》。
《七劍》電影雖然撲街了,但電視劇體量更大,或許能更好的貫徹徐老怪的想法。
結束在宋城的活動,張元君回到京城,劉藝菲又飛回日本錄音。
轉過天的奧斯卡頒獎典禮上,李鞍憑藉《斷背山》榮膺奧斯卡最佳導演,成為首獲該獎的華人導演。
章紫衣一襲黑色禮服亮相頒獎典禮,並單獨頒出最佳剪輯獎。
但透過現場的表現能很明顯看出章紫衣的緊張,英語口語不流利,一聽就知道是提前背了的。
但是沒關係,國際章的名頭算是坐穩了。
《藏龍臥虎》斬下最佳外語片,《斷背山》拿下最佳導演,李鞍在國內的名聲一時超過了所有導演。
但是張元君很好奇一點,李鞍本人接受的是美國電影教育,《斷背山》講的也是美國牛仔故事,他雖是華人,但他是個完完全全的美國導演。
怎麼就成華人驕傲了?
不是張元君狹隘,《臥虎藏龍》拿最佳外語片,他也吹了一波李鞍,只是在《斷背山》這件事上他沒大想明白。
不過這也不關張元君什麼事,他回到京城就開始忙起來。
一邊要準備新戲,一邊要寫畢業論文,還要兼顧工作室工作,還要抽出時間參加《神鵰》各地的宣傳活動。
在京城的宣傳活動上,張元君就擦了個邊:“我和藝菲好幾天沒見了,就跟戲裡的楊過小龍女一樣。”
記者看他身形健壯了不少,問他最近在忙什麼。
“拍完《神鵰》到現在,我增重了二十斤,為新戲做健身準備。”
張元君雖一臉笑容,但神情難掩疲憊。
被記者關心後才說:“最近太忙了,睡眠嚴重不足。”
“在忙什麼?”
“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