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道:“我從來都不知道蝙蝠有這麼重要的生態作用!看來還真是不能以貌取動物,不能光憑相貌去判斷它們的好壞。
不過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就是見到蝙蝠應該怎麼辦?它們會給人傳染新冠嗎?”
電視前的觀眾們,頓時聚精會神地聽起來,甚至拿起筆和本子準備記筆記。
這也是大家今天最關心的問題!
王彥道:“蝙蝠作為所有哺乳動物中第二龐大的類群,它們在全球分佈有1400多種,物種多樣性極高,不同的蝙蝠之間的形態,習性的差異是非常大的。
臨海這邊常見的蝙蝠有中華菊頭蝠、犬蝠、大蹄蝠、中華鼠耳蝠、果樹蹄蝠、扁顱蝠等等。
不要一聽到菊頭蝠就激動啊,菊頭蝠一般生活在山區,洞穴是它們的棲息地,它們不會進入市區的。
別的蝙蝠和中華菊頭蝠,不是同一個物種,甚至不是同一個科,關係很遠,比如之前有人在公園裡看見過犬蝠,它們是吃水果花蜜的,身上攜帶的病毒自然區別也很大。”
方野道:“就好像齧齒類動物,有咱們最常見的家鼠、有松鼠、有竹鼠、甚至還有河狸,有渾身是刺的豪豬,這個是天壤之別。”
王彥道:“沒錯,所以說大家見到它們,並不用太驚慌,咱們城市裡能見到的蝙蝠,並不是新冠的天然宿主。
而且就算新冠天然宿主中華菊頭蝠,也不是直接把疫病傳染給人類。
因為我們人類和蝙蝠基因的差異是很大的,基因測序表明,感染者體內的病毒和中華菊頭蝠攜帶的冠狀病毒雖然相似度很高,還是有不少差距的,屬於兩種不同的病毒。
更有可能是透過某種未知的中間宿主,經過中間宿主傳染給人的。”
方野笑道:“而且咱們城市裡,蝙蝠的數量其實很少了,如果能看見一隻,那說明你運氣好,有福氣,這個是值得高興的一件事。”
總結起來,菊頭蝠住山洞裡不會碰上!別的蝙蝠攜帶的不是新冠!不會直接傳染給人!蝙蝠數量很少!
所以完全不需要擔心。
聽到這裡,觀眾們都鬆了一口氣。
對於蝙蝠的擔心和討厭,可以說消失了九成。
剩下那一點對蝙蝠容貌的芥蒂,想到剛才講的它們的生態作用,也慢慢開始接納了。
主持人問道:“所以說,見到蝙蝠啥都不用做嗎?”
方野道:“沒錯,之前我們和它們相處了那麼長時間,不也沒什麼事嗎。
蝙蝠本身是一種自然的存在,是生態系統的一部分,沒什麼好害怕的。只要你不接觸它,不吃它,那就沒啥問題,就啥都不做最好。”
王彥道:“城市裡的蝙蝠一般生活在建築物的孔洞和縫隙裡,晝伏夜出,白天是不會和人照面的,晚上才出來活動。
現在天氣冷了,蝙蝠有冬眠的習性,溫度低會進入冬眠,縮起來掛著睡覺,等天氣暖了再出來活動,和人接觸的機會是很少的,而且而且它們也會和人類主動保持距離。
去驚擾驅趕它們,反而可能會帶來難以預料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