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事件,無疑帶來了許多變化。
因為社交隔離措施,很多人呆在家裡,不出去活動,汽車、公交、鐵路各種交通工具使用也大量減少,在兩個月的時間內,空氣中的大氣顆粒物明顯變少了,包括其它汙染物的排放。
空氣變乾淨,各種呼吸道的疾病也少了。
噪音也出現了顯著下降,鳥兒抓住機會,開始盡情歌唱。
有人發現,平時從來沒注意到城市裡還有許多鳥,從來沒有聽過鳥兒歌唱,現在一整天都能聽到鳥兒響亮的歌唱聲,還有它們振翅飛翔的聲音。
很多人都在社交媒體上議論,到底是鳥兒最近叫聲特別大,還是在家悶得慌,沒別的事幹產生的錯覺?
其實有科學家專門研究這事。
方野之前在電視訪談的時候,舉的人隔著街喊朋友的例子,如果車來車往,聲音會自然隨之提高。
這個現象有個名字,叫倫巴德效應。
本來研究者想,如果城市裡的環境噪音減少,鳥兒的歌聲是不是也會隨之減小呢?
研究結果是很意外的,鳥兒的聲音不但變低了,而且低音變得更加低沉,音域更加寬廣,傳遞了更多的資訊,有的低音甚至從來沒被記錄過。
用擬人一些的修辭來說,它們唧唧啾啾的歌聲變得更好聽,更浪漫了。
打個比方說,在吵鬧的派對上用喊的方式才能讓人聽見,自然沒有心情去唱歌,而在安靜無人的花園裡,才有可能傳達深刻的探討或是委婉的情話。
就算歌聲輕柔,因為環境變得安靜,這些歌聲可以傳播的距離更廣,達到了平時的兩倍。
許多人覺得鳥鳴聲變得更加響亮,其實不是它們鳴叫聲更響,而是因為聽到的鳥叫聲更多,可以聽到平時四倍之多的鳥鳴。
今年可能是這些鳥兒有生以來,頭一次不用聲嘶力竭就可以進行溝通。
變得安靜的,除了陸地還有海洋。
海洋生態學家表示,單單遊輪停駛後,全球的海洋噪音立刻就減少了,這個是過去幾十年前所未有的。
船隻和其它海上交通工具產生的噪音,會增加海洋生物的壓力激素水平,進而影響它們繁殖的成功率,鯨豚甚至學會在貨船接近的時候暫停唱歌,等船走後再繼續。
今年大概也是這些鯨豚這輩子,遷徙過程中最安靜愜意的時候,不用擔心船隻噪聲驚擾,不用擔心被追逐,聲吶受到干擾迷失方向。
用研究者的話說,當我們屏住呼吸時,大自然鬆了一口氣。
大自然是一本永無止境的書,而大部分人只讀了其中幾頁就自以為是,這種對於自然知識的欠缺,高高在上的態度,還有各種偏見,也是人們不懂得善待自然的原因。
經歷了這麼一場災難,也是人們重新擺正態度,瞭解自然的最好時機。
電視訪談結束後,方野隱隱有了一些想法。
他一直打算搞一個城市動物展區,不過想法不是很成熟,慢慢醞釀中。
鄉土動物展區,主題是生活在臨海這片土地上的動物,更注重把握動物歷史上的變遷,它們曾經的狀況如何,經歷了怎樣的變化,現在又是如何,引發人們對它們未來的思考。
而城市動物展區,主題則是城市裡的野生動物和人的關係。
城市裡其實也是有很多野生動物的,離人很近,只是平時人們不會去關注它們。
像是這次的蝙蝠,人們對於蝙蝠的瞭解很少,也從來沒有注意過城市裡有蝙蝠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