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鈺被收拾得衣衫零落、滿身唇印,二女方才罷休,然後繼續回答問題:“大明的僧人們,沒有任何人申請去天竺。
好好的,誰瘋了才會去侍奉佛祖呢。
據說,天竺被異族入侵,佛教已經被滅了。
佛祖連自己家都看不住,這不是鬧了大笑話了嘛。
大明的僧人也不傻,都知道夫君是抓住了他們的軟肋,在瘋狂地埋汰他們、嘲諷他們。”
朱祁鈺攤攤手:“那能怪我嗎,佛祖連自己老窩都讓人端了,大明的善男信女們還在寺廟裡梆梆梆磕頭呢,嘴裡唸叨著要讓佛祖顯靈,救苦救難。
佛祖連自己家鄉的入侵者都不管,會管遠在數千裡之外的異族信徒?真是痴愚可笑。
我還以為大明的僧人們會跟我抬槓,再來個玄奘法師西天取經啥的呢。”
……
二月二,龍抬頭。
福建,總督衙門中,總督年富、浙江巡撫軒輗、福建巡撫薛希璉聚在一起,吵翻了天。
福建對面,隔海相望的‘小琉球’,那麼大的一個島,大明曆代君臣都熟視無睹,假裝看不到。
從到任至今,年富忙著抑制地方豪強,改善民生,也沒有關注過‘小琉球’。
而且一向佈局深遠、執著於開疆拓土的皇帝,也從來沒給過提示。
但是福建巡撫薛希璉,率水師從日本返回之後,就像著迷中邪了一般,非要拿下‘小琉球’。
而且在薛希璉口中,‘小琉球’和琉球沒有任何關聯。以前的大明君臣,除了太宗,都對開拓海外,毫無興趣。大臣們憑著臆測,將福建對面那個大島稱為‘小琉球’。
年富與薛希璉的爭執在於,年富想先搞改革,而薛希璉要進攻‘小琉球’。
年富苦口婆心地勸說道:“周老尚書被聖上派到南京,主持改革。說是改革,實際上就是變法。
周老尚書本意是在南直隸及浙江實行變法,我是想順帶著將福建也加進去,浙江、福建同時變法。
這樣,我們可以走在其餘各省前面。
你們想想,山東也在做改革,若不是這兩年洪澇不斷,山東早就把我們甩下了。
還有山西,也早就在進行改革。我們得儘快做出政績來,才能對得起聖上的信重啊。”
薛希璉反駁道:“聖上給我們的任務,就是開放海禁,搞好海外貿易。我們得把‘小琉球’、呂宋島都拿下來。
一來,可以保護貿易航道;二來,可以增加福建下轄的港口。
三來,可以增加福建的耕地、農田。
尤其是第三點,咱們福建多山,本來農田極少。
若是拿下小琉球和呂宋,農田將大大增加,比改革見效快多了。”
年富剛要反駁,薛希璉又補充道:“而且咱們福建對面的所謂‘小琉球’,聖上已經給賜名了,叫做臺灣島。
聖上雖然不說,但他關注得很。
而且琉球國也可以併入大明,聖上說琉球可以作為一府,劃給浙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