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景泰風雲:大明第一荒唐皇帝> 691 三千倭寇攻入孔府 衍聖公被迫修盟書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691 三千倭寇攻入孔府 衍聖公被迫修盟書 (1 / 2)

這次來的都是些有理想有抱負的倭寇,眾人內著軟甲、外披粗布棉袍,帶著五日干糧,偽裝為逃難流民,兵分兩路直入大明腹地。

一路三千人,沿日照、莒縣、平邑方向,直撲曲阜。

一路五千餘人,向淮安急行。按照計劃,這批倭寇會在淮安搶奪船隻,然後沿運河南下,渡長江,至鎮江。

最後由鎮江向西,直撲南京城外的孝陵。

且說山東這路倭寇,日行百里,五日而至泗水城西的荒山中。

向西再走三十里,就是曲阜縣城了。

到了這個地步,倭寇們反而不自信了,開始自我懷疑:這也太順利了吧,為什麼完全沒人管?

這個還真不能怪倭寇們,大明的地方官府、衛所就是這樣玄幻。

正統十四年的時候,也先率大軍進入山西,騎兵至少三萬,按最最保守的一人一馬算,也有三萬人和三萬匹馬。

這麼多人馬進入山西,在陽和口設伏,硬是沒人能發現,襲殺明軍四萬。

然後再到鷂兒嶺設伏,就跟隱形了一樣,還是沒人能夠發現,又襲殺明軍騎兵主力五萬。

再追至土木堡,明軍還是發現不了,無法提前預警,然後明軍整個就都沒了。

如今山東這路倭寇只有三千人,只有也先當年的十分之一,還沒有馬,自然更加隱蔽。

有些衛所或者地方官府發現了,也只是將這些倭寇當作流民看待。

如今山東到處都是流民,衛所和官府已經懶得管了。

倭寇假扮成的這幫流民既不搶掠生事,也不逗留徘徊,衛所和官府都巴不得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假裝沒看見,只要在自己地盤上不出事就阿彌陀佛了。

再說了,山東都太平幾十年了,誰也想不到晴天白日的還有幾千倭寇會往內地流竄,圖什麼呢?總不能是去攻打北京吧,幾千人都不夠天子親軍塞牙縫的,尋死也不是這麼個死法啊。

倭寇們雖然滿腹狐疑,但還是隱於一處僻靜山谷中休息一晚。

十月初七,天還未亮,三千倭寇向西急行三十里,來到曲阜城外時,正趕上了開城門。

城門剛開啟,烏泱烏泱的流民便一窩蜂似的往裡湧。

本來按照孔家的意思,如今流民肆虐,沒什麼事就別開城門了。把門一關,大家在城裡歌舞昇平不好嗎。

可惜,有魯藩在此!

魯王不許封閉城門,天天要放流民進來,然後在縣衙前開設粥棚,賑濟流民。

開始的時候,魯王自己散家財、耗錢糧,天天為百姓供應米粥。無論老幼婦孺,人人都能分到一碗熱粥,雖不能飽腹,但至少可以保全性命,更不用賣兒賣女了。

最近幾天,皇帝從內帑調撥的糧食運到,百姓不僅能每天有一碗熱粥,甚至還能領到兩個饃饃。

另外還有一萬件棉被,也發到了流民手中,使得許多人有了遮風保暖的依靠。

不過相對於數萬流民來說,這依舊是杯水車薪,無法長久。

曲阜百姓,無不感戴皇帝與魯王的恩德,對於知縣和孔府的漠然,則積累了無盡的怒火。

這麼多年,孔府給曲阜百姓帶來了什麼?兼併土地、巧取豪奪,壓榨百姓、橫行鄉里。

要不是皇帝護著孔府,百姓早把孔家生撕了。

卻說城外的三千倭寇一看,這真是天助我也。烏泱烏泱的流民湧入城中,差役們破罐子破摔,城門口根本就沒人排查了。

那還等什麼,三千倭寇混在真流民中,不費吹灰之力就進入城中。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