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景泰風雲:大明第一荒唐皇帝> 684 泰山地震黃河洪澇 內帑賑災收取民心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684 泰山地震黃河洪澇 內帑賑災收取民心 (1 / 2)

耿裕又問道:“父親,易儲之事,真的合適嗎?宣廟傳位於怡王,土木之變後眾臣又擁立怡王長子為皇太子。

似乎怡王一系才是正統,如今我們支援改易太子,豈非不忠?”

聽到這話,氣得耿九疇差點拿茶杯去砸兒子:“東吳郡王者,建文嫡子也,聖上親封,養於京師。

你現在立即去王府,三跪九叩,向東吳郡王宣誓效忠,我就敬服你是真正的大明忠臣。

不然你就趕緊給我省省吧,用聖上的話說,這世道誰不知道誰啊,伱裝什麼大尾巴狼,你告訴我你是哪門子的忠臣。”

耿裕又被問住了,建文嫡子朱文圭就是皇帝手中的一張王朝,誰掰扯正統性,皇帝就命誰去向東吳郡王效忠。你不肯去效忠,那你就是裝大尾巴狼的假忠臣;你去效忠,那就別再吹噓自己是朱瞻基和朱祁鎮的忠臣了。

朝野上下,無數仁人志士絞盡腦汁,都想不出破解之法。

政治鬥爭,也要講個師出有名。

理直才能氣壯。

整個太宗一系,從皇帝到大臣,全都是亂臣賊子,洗不乾淨。

所以朱祁鈺拉下臉來,自揭其短,在道義上就是一副要同歸於盡的打法,讓朝野上下都沒辦法招架。

另外宣廟戾妃孫氏陰取宮人子為己子,不管朝野上下信與不信,反正在法理上已經坐實了,史書上也是這麼寫的。

除非能把景泰一脈徹底推翻,否則根本翻不了案。

翻不了案,朱祁鎮的皇位正統性就從根本上被動搖了。

現在還有遺老遺少,所以效果不明顯。但一百年之後,這就會徹底變成鐵案。

何文淵這子何喬新,王文之子王倫,皆為景泰進士。所以王文跟何文淵都與耿九疇一樣,早早計劃著為兒子鋪路,將其送入詹事府。

至少在內閣層面,諸位大學士想的都是如何應對易儲之後的權力格局變動,並沒有任何人想去阻撓易儲。

文武百官,中下級層面,還是有許多人想不通。但真正有勇氣站出來與皇帝打擂臺的人,已經絕跡。

都是兩榜進士,都是飽學鴻儒,大多數官員都不傻,早已經看出來了,之前那些與皇帝作對的文武官員,很多可都死的不明不白。

而現在的朝堂上,所有忠於宣廟、正統的重臣,已經被清洗殆盡。皇帝的手段之強硬,態度之堅決,非比尋常。

接下來的兩月,太平無事。皇帝依舊不視朝,一應軍政事務,明面上都是內閣在處理。

八月初八,盛夏酷暑,蟬鳴鳥唱。

朱祁鈺帶著寵妃們改住清涼殿,玉泉山中,綠樹繁茂,泉湧溪流,甚為涼爽清逸。

朱祁鈺早早起來,披著被子坐在榻上,一邊翻看奏報,一邊感嘆:“別看大明這些文臣特別能活,他們真不一定熬得過我。

我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冬不用炭,夏不用冰。每天呼吸著最新鮮的空氣,喝著最甘甜的泉水,我就不信活不到九十九。”

可惜剛吹噓完,朱祁鈺就看到了一封奏本,來自山東按察使陳鑑:泰山地動,似神明之怒,壞百姓房屋千間,傷及數百人。

另外山東濟南、東昌、兗州各府洪澇不斷,傷及農田數萬頃,百姓流離失所,已有動亂之象。

朱祁鈺以手撫額:“這下完咯,泰山一地動,朝野上下肯定又往皇帝失德上面聯想。

山東遭災,民不聊生,那就更怪我了。如果不是我征伐不斷,也就不會倉儲不足,讓朝廷拿不出足夠的糧食賑災了。”

淺雪將另一份奏本遞了過來:“夫君看看,河南也沒好,黃河下游全都遭了災。看上去河南比山東還嚴重些。”

朱祁鈺攤攤手:“沒法整了,京師也遭災,山西也遭災,幸虧我把親軍主力留在了京師,不然京師或者山西也得鬧民變。

別的地方不知道,山西全省上上下下早就恨毒了我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