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慶二年冬月。
廿三。
寒風呼嘯,距離新年僅一月有餘。
街上行人如織,不少外地農人,來洛京置辦年貨。
隆慶帝登基三年,不遺餘力的推行皇田,同時不斷降低租種稅賦,百姓的日子比之前些年好了數倍。
大乾隱隱有大治氣象。
仙佛神魔的世界,個人偉力對國家的影響,擴大到了極致。
當朝陛下亦如此。
昏君當朝生不如死,偏偏造反難成。明君在位郎朗乾坤,轉瞬天下大治。。
一人意志可決億萬生靈,迷人又悲哀!
畢竟,九成九的都是無名生靈。
狀元堂。
何掌櫃已經七十有三,卻耳不聾眼不花,身子依然硬朗。
白髮長鬚在那兒一站,不似個買賣人,更像是博古通今的老先生。
店中書生與之談古論今,發現當真無所不通,不止佛道儒墨法五大顯學,偏門的名家雜家農家都精通,甚至可以談論兵家軍陣醫家秘方。
書讀萬卷,其義自見。
何掌櫃年輕時連舉人都未考過,然而賣了一輩子書,所學已經不差大儒。
“老先生真名士也!”
書生躬身以師禮待之,請教道:“學生明年開春參加科考,還請老先生指點,須讀哪些書?”
“汝之明經已經不差,若是以往科考,已經有中榜之姿。”
何掌櫃話音一轉,說道:“然而當今陛下,自元年科舉已經表露,將大幅降低五經比重,增加實策一科,明年科考定然更甚。”
書生說道:“請先生指教!”
店中其他書生聞言,紛紛豎起耳朵聽講。
“老夫推薦這些冊書”
何掌櫃取出一大疊書籍,說道:“上面是神仙書三卷,餘下二十七冊是其註釋,書寫者無一不是大儒,由其書引申出諸多治妖保民之術。”
“只需誦讀通透,實策一科無虞。”
“拜謝先生!”
書生雙手奉上銀票,說道:“指點之恩,本不應沾銅臭,然學生身無他物。待明年中榜,再來狀元堂,留字以還願。”
何掌櫃瞥了一眼銀票金額,足足三百兩,連忙招呼道。
“知墨,上雨前龍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