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不是和聯盟作對,使用它的各方勢力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讓林克沒想到的是,很快就有人拿他的聖光鏡開始做文章了。
某個美國的大勢力號稱得到上帝的眷顧,擁有了傳說中的聖器——聖甲蟲。
林克從莉莉那裡得知這個訊息,都驚訝得瞪大了眼睛:“你是說,他們把我當成上帝,然後把聖光鏡冒充聖甲蟲的殼?”
莉莉猶豫了下,還是打消了他的美夢:“不是,上帝是他們的上帝,跟老闆你沒什麼關係,聖光鏡倒確實是被按甲蟲雕塑上了。”
林克立刻明白過來,不由得罵了一聲:“果然是一群白眼狼。”
他在聖光鏡上確實沒動什麼反向侵蝕的手腳,沒那必要。
萬一引起警惕,還會大幅度降低自願當“充電寶”的工具人數量。
但接受祈禱者的神性粒子,為起打上神性印記,本身就需要一個物件。
如果將這比作一場生意,那林克就是甲方,祈禱者群體就是乙方。
雙方簽訂合同,總不能把甲方名字空著吧,這交易當然無法完成。
所以聖光這個甲方名稱會跟著反饋一起,自動進入施術者意識中,給他們的祈禱一個明確的指向。
對聖光信仰越堅定,反饋的速度越快。
而那個大勢力乾的事,就是白票了聖光鏡的名聲,放到上帝身上,再給他們自己增加籌碼。
事實上,這件事遠比那個大勢力想像中危險。
讓上帝騎到聖光腦袋上,等於騎到林克腦袋上。
如果是正常的世界,這不過是個語言套路,沒什麼大不了的。
但在神性粒子存在的世界,在前往神的道路上,這種事卻絕不能接受。
神名,不可居於人下。
因為那意味著大多數人信仰的其實是上帝,而不是聖光。
聖光只是上帝的附屬品,或者說下級,其地位類似於聖甲蟲——信上帝的有幾個崇拜聖甲蟲的?
最多因為上帝,認為聖甲蟲這個道具擁有強大的力量,所以還是信上帝吧。
現實世界也是有了神性粒子存在,聖光鏡還不是末日遊戲的產品,
這些信仰上帝的人貢獻的神性粒子,對於林克來說有極大的不可控性,弄不好聖光鏡都會出問題。
所以林克才會在一開始說“把我當成上帝”,等於上帝是他的附屬品,那樣問題倒不大了。
直接讓聖光鏡警告那些祈禱者?這很容易引起警惕。
而且一點小事,聖光就跳出來抗議,無疑會顯得神格太low。
琢磨了一陣,林克讓莉莉附耳過來,讓她儘快釋放傳言。
然後,他又微調了一下聖光鏡的反饋機制。
這條新增添的反饋機制靈感來自於上一世某點網站,那就是……敏感詞!
無論什麼語言,只要在過程中給上帝或者其他什麼神那裡送功勞的,效率統統降低為原本的萬分之一。
有本事兢兢業業,風雨無阻祈禱個幾十年,只為憋個治癒術出來,有這種超級韭菜林克也認了。
但那個號稱得到神眷的大勢力,能等到幾十年後再給上帝信徒們展示神蹟麼?
呵呵,那其他十天半月就能積累出一次神蹟的,不比他們更招“神”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