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廝話落引著狄雪去了二樓的一處雅間,這裡視野也算敞亮,剛好可以看到戲臺子的正面。
落座後狄雪點了幾樣菜,然後樓下的戲臺子就開始忙活著佈置了。
上菜後狄雪嚐了嚐果然正宗,甚至味道還很正宗,甚至讓她覺得有些熟悉。
不待細細回味,就聽樓下的紅倌談起章槐枝一事。
“哎!這臺柱子章郎一出事情,來看的人直接少了一半,你瞧那樓上的雅間裡面的客人少的可憐。”
得!我說這小廝怎麼把我領上這好位置,原來是經常光顧的客人都不來了!
狄雪正想著另一個女子就出聲到:
“就是,就連那李老頭都不來了。”
“你少渾說了,那李鞋匠哪是來看戲班子的,他分明是來看舞魁娘子青鸞的!”
“哈哈哈,那老鞋匠都已經是殘燭之年了,青鸞姑娘能看上他?”
“就是,看上金源的少東家還差不多。”
“就是何少爺多痴情呀!”
底下的兩個紅倌娘子嬉笑著說個不停,不一會戲臺子上響起了管絃之聲,樓裡的人一下子都被吸引過去了。
今日這出戏是個獨角戲,唱的是一處《拜月亭》,想來今日演出的就是戲班子的另一位支柱金巧了。
只見臺上的金巧嗓音婉轉,身材嬌小,但一招一式極為有力,看來整個戲班子都是有點武功功底在身上的!
一曲閉,狄雪叫了小廝拿了賞錢請金巧前來一敘,沒一會小廝便領著她走了進來。
只見其一身戲服珠翠相襯,臉上雖然為卸掉油彩,但還是能感受出其清秀的長相。
金巧謝過打賞之後狄雪便邀其同坐。
“我今日點的都是蜀地的菜品,金巧姑娘可吃的習慣?”
狄雪問完金巧莞爾一笑:
“承貴人抬舉,我祖籍也是蜀地的,這菜十分地道,倒讓小女有些懷念家鄉了!”
“金姑娘家在蜀地為何千里迢迢跑到元京來?”
“小女家中落魄,自小便被買給老班主學戲,後來又跟隨戲班子來了元京。”
狄雪點點頭,然後話鋒一轉:
“在下與老班主到是打過一些交道,聽聞姑娘與前幾日出事的許姑娘是閨中密友,想必你知曉此事後也是悲痛萬分吧!”
或許是臉上油彩的關係金巧未現變化而是輕聲說到:
“小女的確與許姑娘相識,雖稱不上密友,但也算是在這粉街柳巷裡互相幫襯吧,她走的太突然,若她下葬我定會前去祭拜的!”
而後狄雪又問了幾句,卻也得不到什麼有用的資訊,只得打道回府。
這金巧當真八面玲瓏,對戲班子不利的話是一句都沒講,這倒讓狄雪對她加了幾分留意。
回了大理寺韓術立馬迎了上來。
“師父,這是從越寺丞那裡得到的仵作驗屍結果。”
狄雪接過細細一讀,不禁眉頭緊鎖。
“這驗屍結果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