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黛玉,現場還有一個人知道這首詩,便是當時同為侍讀的湘雲。
湘雲看向了黛玉,然後又看了眼寶釵,最終也是一句話沒多說。
而此刻的朱景洪,聽到這詩臉上笑容僵住,然後便覺心中五味雜陳。
盛世無飢餒……
可江北那邊餓死了幾十萬人,偏偏金陵那邊又有了虧空,湖南那邊又在上報了瘟疫……
朱慕梴身旁是朱慕楨,後者觀察著老爹神色變化,心裡則在嘲諷這位自作聰明的兄弟。
明明最近不太平,你卻說什麼盛世無飢餒,這不是純純噁心老爹嘛!
看著眼前兒子,朱景洪問道:“這詩是你所做?”
在短暫猶豫後,朱慕梴答道:“是兒子所做,只為給父皇賀壽,為此還打磨了許久!”
朱景洪神色嚴肅,平靜道:“你才進學,不知世事,豈知何為盛世?且學習以明理修德為要,萬不可醉心於詩詞小道!”
皇帝說的話就是道理,但朱慕梴聽了卻很委屈,畢竟他是為了討老爹歡心,一片孝心卻換來了教訓。
在他糾結時,一旁的朱慕楨提醒道:“四弟,還不回父皇的話?”
朱慕梴瞪了兄長一眼,隨後方告罪道:“父皇教誨,兒子謹記!”
目光掃向眼前的幾人,朱景洪又追問道:“你們都記住了?”
在他面前不只有朱慕梴,還有老大朱慕楨、老二朱慕梧、老三朱慕桐,他們都是年長一些的皇子。
“兒子謹記!”
眾人答話之後,朱景洪便揮退了他們,然後這場家宴照常進行。
所有人都拼了命討他歡心,可他就是提不起興致。
大約一個時辰後,這場家宴才算正式結束,原本朱景洪該去坤寧宮歇息,但他卻回了乾清宮去。
皇帝離場,其他人也都散了,多數人都很高興,畢竟宮裡難得這麼熱鬧。
而在坤寧宮內,寶釵卻不大高興得起來。
偏殿書房內,寶釵已屏退眾人,此刻僅朱慕梴在她面前。
“你老實告訴我,那詩真是你寫的?”
聽到母親的質問,朱慕梴心裡有些慌,可他卻點頭道:“是兒子所寫!”
“真是你寫的?”寶釵又問,她又給了這小子一次機會。
剛才的詩句,明顯不符合朱慕梴的認知,朱景洪對詩文探究不深,所以未曾注意到其中差別。
可朱慕梴這一首,卻瞞不過寶釵。
而且寶釵也相信,在場其他聰明人,也能猜到非朱慕梴所作,只是大家都沒說出來罷了。
看著母親不善的表情,朱慕梴咬了咬牙,最終答道:“母后,就是兒子……所作!”
看著自己一手養大的孩子,如今也不跟自己說實話了,寶釵心中難免有些悲哀。
“方才你爹教了你道理,那娘再給你說一條道理,若你以為全天下自己最聰明,以為可以瞞住所有人……那你便是最大的蠢貨!”
“今天你不跟我說實話,傷了為孃的心……此為不孝,今罰你抄寫《孝經》三遍!”
說道最後,寶釵語氣已格外嚴厲。
她是母儀天下的皇后,此刻這般威儀朱慕梴豈能不怕,知道自己小聰明被洞悉,於是立馬跪地痛哭請罪。
“兒子再也不敢了,萬望母后莫要生氣,兒子知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