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榻上一番纏綿後,方才摟在一起溫存。
當下乃是初春,天氣還比較冷,朱景洪身軀如驕陽,寶釵摟抱著只感無比暖心。
“作日兵部那位高侍郎的夫人,來府上找我說……”
二人把愛做的事做了,眼下便聊起了一些瑣事。
最終,寶釵提到了朝鮮的事。
“我說……朝鮮的情況,你到底清不清楚?別被下面的人給瞞了!”
“如今局面好不容易扭轉,若是再逼反了一些人,對朝廷又是一筆損失!”
雖對崔秀青保持了距離,可這位朝鮮王妃的進言,寶釵也聽進去了並思索過,所以此刻才會出言提醒。
“所以此事,你得……”
說道一半時,寶釵抬頭看向朱景洪,卻見這位已經閉上了眼。
“誒誒……我說的話你在聽沒有!”
“嗯!”朱景洪仍閉著眼。
“朝鮮的局面,你到底清不清楚?”
“朝鮮的實情,南鎮撫司、安東行都司、遼東布政司都有上報,是何情況我自然知道!”
“崔秀青所言是否屬實?”
朱景洪答道:“基本屬實!”
見寶釵仍看著自己,朱景洪接著解釋道:“朝鮮日本要用兵,朝廷有朝廷的難處,他們負擔重在所難免!”
“只能……再苦一苦朝鮮,待叛亂平定,他們便可安享太平!”
沉默一陣後,寶釵再度開口:“有些話……我不知該不該問!”
“問吧!”
“安東行都司,一年軍糧耗費幾何?”
抬頭看了眼寶釵,朱景洪問道:“人吃馬嚼,加上折耗,約莫二十五萬石!”
“朝鮮供應多少?”
“額定十五萬石!”
聽到這話,寶釵訝然道:“可崔秀青說,他們實繳二十萬石,且已成為定例!”
見朱景洪不說話,寶釵遂問道:“這你知道!”
“嗯!”
見寶釵還盯著自己,朱景洪又說道:“朝鮮要用兵,幾萬人馬吃穿用度賞賜撫卹,老頭子原本一兩銀子都不想出!”
老皇帝的想法,與後世某老頭兒不謀而合,朱景洪將其總結為“大明優先”。
“從去年到今年,老頭子精打細算之後,才給安東行都司支了五十來萬銀子,但這根本不夠,所以……”
接下來朱景洪沒往下說,但寶釵全都明白了,然後他便嘆了口氣。
“我記得……近兩年朝廷財賦已有結餘,聖上為何還如此?”
“老頭子說,要拱衛大明之盛景,朝廷庫藏之錢糧,需折銀需六千萬以上,而內帑之銀當在兩千萬!”
聽到這誇張的數字,寶釵驚得嘴巴變成O形。
正統十年時,一兩白銀約莫兌換兩千文錢,這些年因白銀流入導致銀價下跌,但也維持在一千八左右。
而這兩年引入新作物,雖說還是試點栽種,但也導致了糧價的下跌,一來一去白銀購買力依舊堅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