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初三,在經過十天趕路之後,李暄終於返回了漢城。
大批的官員前來迎接,他們都很迫切想知道,此番出使談出了什麼結果。
沒錯,這次李暄出使的情況,沒有向朝鮮官員們通報,其父子二人是用秘報聯絡。
“邸下,大明大軍調動,兵鋒直指朝鮮……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邸下……莫非是因為咱們改制的事?”
“邸下……此行確實僭越,朝廷震怒也在情理之中……”
李暉才把話說完,就聽崔秀青道:“我看這不是大禍,而是你一飛沖天的機會來了!”
眾人七嘴八舌的聲音,把這迎接儀式搞得很亂,也讓李暄內心非常焦躁。
九月初五,這是李暄返回漢城第三天,今天是朝鮮大朝會的日子。
他李爍,不想被士大夫挾制,不想王室權力被篡奪,就一定要跟大明脫鉤才行。
在崔秀青的指點下,李暉這廝也學會了立人設,這段時間趁著李暄不在,可是沒少進宮在老爹面前盡孝。
李暉當然不想走,但也不敢違逆老爹的意思。
李暄讀懂了,所以他沉默了。
“邸下,此為亂命……臣等實難奉詔!”
“幹載歲月,國運昌盛,國富民強,繁榮興旺……”
這人站出來反對,理由其實非常簡單,皆因其家鄉是在平安道,直接與大明遼東接壤。
李暉行禮致謝後,緊接著說道:“兄長出使歸來,可別讓父王久等,咱們還是儘快進殿吧!”
官員們七嘴八舌議論著,一個個顯得惶恐不安,這些人裡多數都是應聲蟲,為了上位選擇了支李暄改制。
詔書還在唸,因為除了訓名正音,一些禮制也要進行更改,這可讓官員們炸了鍋。
李爍苦口婆心般的說著,他確實想要說服兒子,讓他跟自己一條心幹下去。
連喊了兩聲,現場才安靜了下來,眾人都焦急的看著李暄。
“是!”李暄鄭重答道。
“諸位……”
李暄的呵斥沒有作用,不但官員們沒有退下,反倒有更多人加入了進來。
但他也滑頭,當即答道:“我聽父王,父王說什麼就是什麼!”
同意老爹的意見是絕路,但反對更是絕路……李暄知道自己沒得選。
“以我跟十三爺的交情,想開發他會救我一命!”
“諸位……那些是襄王殿下賜給我的禮物,我給諸位帶回了安定與和平,你們都可以高枕無憂!”
隨著鼓樂聲響起,現場官員們安靜了下來,然後眾人便看向了東側,李爍被宦官和侍衛簇擁著出現了。
這個人李暄很熟,乃是他提拔起來的親信,此前還參與過訓民正音的修訂,如今在司諫院任職。
“父王……這不是長誰的志氣,這是……”
在李暉看來,世子李暄觸怒大明,被廢黜是遲早的事,所以他這是為接任世子做準備。
其實李暄想要單獨覲見彙報,但一想到所報內容正大光明,所以也就絕了支走李暉的想法。
這畢竟是朝鮮最高機密,即便是親兒子李爍也信不過,於是便讓李暉趕緊退下。
“殿下,世子和明川君在外求見!”
日本有精兵嗎?比之大明如何?李暄表示懷疑。
“當下,大明和破屋一樣四面漏風,正是推倒他的大好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