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統十三年,十月十五。
巨濟島海岸邊,一艘官船靠了岸,從船上下來了一隊人馬,引起了岸邊漁民的好奇。
雖然朝鮮正在經歷大戰,可戰爭並未影響到這南邊的小島,所以這裡的百姓都按正常節奏勞作生活。
等官船下來的人離開後,漁民們不過隨便議論了幾句,就做各自的事情去了。
民以食為天,對漁民而言,沒有比打漁更重要的事。
大概半個時辰後,在海岸邊一處簡陋而整潔的院子裡,經過一場不太激烈的衝突,守在這裡的十幾名禁衛被拿下。
現任忠清道觀察使,崔家家主崔永海在衛士陪同下,出現在了陳泰民的面前。
“你來做什麼?”
“可難得有人來看我,莫非殿下改了主意,派你來殺我?”陳泰民拿著書卷,跪坐在茅屋的門口,神色平淡看向崔長海。
崔長海已年過五十,他的鬚髮之間已見斑白,因久在上位的緣故,看起來顯得不怒自威。
但在陳泰民面前,崔長海就是個十足的“小弟”,只見他來到陳泰民面前,拜道:“恭喜陳相……您要復出了,在下專程來接您!”
“復出?”
李爍不可能改變主意,事情緣由就能猜到了。
陳泰民放下書卷,起身問道:“竟敗得如此之快?”
此事出乎陳泰民的預料,同樣也讓崔長海驚訝無比,於是後者嘆道:“大明天兵,所向無敵啊!”
“十月初二,明軍打過鴨綠江,初七安州歸降……”
陳泰民被軟禁在此,內外訊息完全隔絕,所以崔長海要給他講明情況。
聽完之後,陳泰民瞠目結舌,而後嘆道:“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啊!”
崔長海卻沒心情聽他感慨,連忙提醒道:“大人,如今漢城文武兩班,都等著你回去主持大事!”
“再過幾日,襄王殿下將駕臨漢城,明川君說唯有陳相,才能上下皆服周全應對!”
聽到這話,陳泰民盯著崔長海看了一陣,方才問道:“你的侄孫女,是明川君的夫人?”
被陳泰民如此直白點出,崔長海感到有些尷尬,但他還是老實點了點頭。
陳泰民早就明白,世上缺了誰太陽都照常升起,唯自己才能周全應對的話,他也只是聽聽而已。
很顯然,明川君有想法,而且想借自己的勢。
陳泰民當然想要重返中樞,而且他知道這是難得的機會,因為朝堂上不想他回去的人很多。
“大人……事不宜遲,咱們立即出發吧!”崔長海再次催促道。
“好……我跟你回去!”陳泰民沉聲說道。
國家被搞得亂七八糟,陳泰民對此是痛心無比,所以他覺得自己有責任,讓千瘡百孔的朝鮮的恢復正常。
“好……我跟你們走!”陳泰民極為乾脆道。
騎快馬只用了兩天時間,陳泰民就在崔長海陪同下回了漢城。
在此之前,崔家已極力為陳泰民造勢,在漢城營造了戡亂賢臣迴歸的氣氛。
朝鮮普通計程車人階層,得知他要回來都出城迎接,讓想害他的人都沒有機會。
在大批學子和官員簇擁下,陳泰民回到了漢城王宮,並進了康寧殿見到了李爍。
此時的李爍,髮髻散亂炮服凌亂,已沒有以往威儀氣度。
“殿下……臣回來了!”
站在大殿門口,陳泰民一襲布衣,要整個人看起來挺拔無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