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宮之內,華燈已上。
坤寧宮偏廳內,帝后二人也在用晚膳,排場相對而言也是極為樸素。
“十三媳婦還給老十四和老十五做飯,倒頗有些長嫂氣度了!”楊清音忍不住誇讚道。
“還算不錯……這幾日她無怨懟之言,放下身段做那些粗活兒,也算是沒辜負老十三的厚愛!”朱鹹銘徐徐說道。
“你真打算讓老十三在上林苑待七八個月?”
略微思索後,朱鹹銘平靜道:“再看看吧!”
“十三媳婦在坤寧宮所待日久,我知她素來是個周全之人,你要尋她錯處只怕會落空!”
“總得試試才知道,這才過幾天……再等些日子吧!”
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朱鹹銘接著說道:“老六家這兩天不安分,你得說她幾句!”
“可難得見伱對老六家不滿!”楊清音失笑道。
“若不是咱們兒子,就他背地裡那些勾當,我早收拾他了!”朱鹹銘冷著臉說道。
但無論他還是皇后,都知道這是單純的氣話,至少眼下收拾朱景淵不可能,這關係到朝政的平衡態勢。
當然最本質的原因,還是朱鹹銘需要睿王制衡太子,同時將其當做太子不堪用時的備胎。
夫妻二人閒聊時,此刻坤寧宮東殿裡也在開小會。
朱雲笙看著面前菜餚,表情難過道:“十三哥吃糠咽菜,日子真是太苦了些!”
“十三嫂還得自己洗衣做飯,卻不知她又如何熬得住……”
這些話朱雲笙時時都念著,可見她是真為哥嫂擔憂,皆因三位兄長中她和朱景洪關係最好。
“公主,不如我們想個辦法,去上林苑看看十三爺他們吧!”湘雲提議道。
朱雲笙無奈道:“此事只怕難了,我如今連出宮都不得成行,如何能去得了上林苑!”
這時黛玉說道:“公主這是一葉障目不見泰山,若您能說動皇后娘娘去探視十三爺,咱們不就可以跟著一道去了!”
“這……倒也不是不行!”朱雲笙思索道。
“但此事急不得,前兩日我才提了,母后並未允准!”
這時甄琴開口道:“皇后娘娘也心憂十三爺,公主若是多提幾次,娘娘就一定會同意!”
…………
一夜過去,朱鹹銘照常開始理政,照例又是批覆奏章。
司禮監三位大太監,並非每次都是呂透過來,比如今日就是秉筆太監戴權在。
“金陵那邊還是沒動靜?”朱鹹銘隨口問道。
作為東廠提督太監,戴權很清楚皇帝在問什麼。
只聽戴權答道:“回稟陛下,已經有人相互串聯,只是還無人敢挑事!”
金陵如今事務乃重中之重,所以即使有錦衣衛盯著,朱鹹銘又安排了東廠派人去。
所以對金陵地面的事,他的訊息來源不止一個,相對而言可以更客觀反應現實情況。
放下手中奏章,朱鹹銘問道:“你覺得這是好事,還是壞事?”
戴權雖是宦官,可其身居司禮監秉筆高位,其眼界學識絕不亞於外朝尚書,故而朱鹹銘才會這樣問他。
“回稟陛下,奴才以為……風平浪靜固然是好,可久之卻可能匯出大浪來,陛下應當早做準備才是!”
“是啊……治水之道,堵不如疏,可他們是一潭死水,不願沿朕所掘河道流出,朕亦是無可奈何啊!”
“陛下,昨日收得彈劾應天知府賈雨村奏章,共有七十八道……”
“其中十人以上聯名奏章,共有十五道!”
“嗯!”朱鹹銘點了點頭,對此並未額外的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