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萬對四千,在武器裝備水平基本相同時,這確實是很大的優勢。
只需各部協同配合,擠壓倭寇活動範圍,稱得上是輕而易舉。
從議事當天開始,定下的計劃就開始執行,金陵諸衛可以說是齊頭並進。
剛開始包圍圈比較大,各衛之間有一定間隔,倭寇有藉此逃竄的可能。
京營騎兵派上了用場,他們遊走於各部之間,對想見縫插針的倭寇碰見就打,使得包圍圈可以穩固收攏。
一共三天時間,從方圓近百里的圈子,縮小到了二十里不到,這確實稱得上是兵貴神速。
這得益於各衛配合默契,為家族榮耀和當下權位,他們拼盡了一切手段計謀,他們真正做到了知恥而後勇。
在這三天時間內,大的戰鬥基本沒有,卻也有四五百倭寇殞命,官軍這邊基本沒有傷亡。
而到了今天,倭寇已被圍在茅山區域,兵力已折損至三千來人。
決戰的時刻,已然來臨。
當然了,按照朱景洪的意思,最好是能多圍兩天,等倭寇糧草消耗盡自會不戰而潰。
然而倭寇一方也不傻,他們不會傻傻待在山裡,而是在僵持一天後決定行險一搏。
所有倭寇都知道,兵敗之後必死無疑,所以他們已經豁出命去。
倭寇進行戰前準備,自然瞞不過斥候的眼睛,訊息很快傳到朱景洪這裡。
“困獸之鬥,不可小覷,你們立刻前往各衛,一定要把口袋給我紮緊!”軍帳之內,朱景洪語氣嚴肅。
他所在的地方,距離倭寇被困的山坳,直線距離不過四五里,這已經是非常近的距離。
此刻他的命令,是說給王全義和孔金山聽,排程各衛配合還得他們來。
這三天時間內,朱景洪帶著他二人,就是遊走在各衛之間,協調各衛密切配合。
“是!”
“去吧!”
王全義二人出了軍帳,隨即分東西打馬離去。
他二人都表情凝重,只因今日之戰絕不能敗,否則他二人必將會被問罪。
太子和朱景洪是皇帝兒子,有罪也不過是罰俸禁足,他們這些人可動輒砍頭抄家。
等王全義二人離開,朱景洪本人也沒閒著,帶著侍衛直奔前線。
騎馬趕路速度很快,二三里距離也就幾分鐘,朱景洪便來到了京營步軍駐防處。
這次來金陵有兩名參將,騎兵是由裘鴻領兵,而步兵則是由楊仁忠率領。
和裘鴻不同,楊仁忠是底層軍戶出身,而後考的武舉出任為官,是一路屍山血海殺出來的。
故而此人自帶殺伐氣質,一般人見了便容易心生懼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