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路上的十天,他沒少跟洋人交流,只是過程實在一言難盡,只因翻譯水平有限。
當然了,這十天並非一無所獲。
透過交流,朱景洪對當下歐洲列國,經濟和科技有了更清晰的認知。
相比於大明的半火器化,歐洲列國已全面火器化,同時進入殖民時代,其戰船已穿梭在大洋上。
這讓朱景洪十分緊迫,如今大明雖重視火器,但武器裝備水平和規模,相較於西方並不佔優勢。
更關鍵的是,未來處於關鍵地位的海軍,在大明基本上未有發展,一百年前啥樣現在基本啥樣。
這也是倭寇久剿不滅的原因,沒有強大的海軍縱橫大洋,倭寇隨時可以捲土重來。
當然了,現在談海軍還太遙遠,從步軍開始瞭解情況並做出改變,才是腳踏實地做事的態度。
這次前往金陵的兩支京軍,裘鴻領導的是騎兵,他們基本沒有裝備火器,所以朱景洪去的是楊仁忠所部。
楊仁忠手下的一千多人,如今駐紮在行宮以東,要過去得先出行宮。
這是一時興起的行程,朱景洪並未“盛裝”出席,外面穿了身藍色圓領袍,衣服上連複雜的花紋都沒有。
坐在轎子裡,由龍禁衛和旗手衛三百多人護送著,朱景洪被抬出了行宮正門。
然而還沒走出多遠,前面就發生了爭執,緊接著發出了慘叫聲。
難道自己這麼背?又有人來行刺了?這他孃的可是皇宮外,周圍有幾千人的護軍。
思念之間,朱景洪一把抓起佩刀,並迅速穿上了背好的甲冑,這個時候當然以保命要緊。
“怎麼回事?”朱景洪低聲呵斥。
“回稟十三爺,前面有人擋路,旗手衛的人正在清場!”
“擋路?行宮之外少有人跡,怎會有人擋路?”朱景洪越發好奇。
莫非真是白蓮教的人?
抱著寧可抓錯絕不放過的心思,朱景洪當即道:“全部拿下,嚴加審問!”
事出反常必有妖,平白無故的靠近行宮,那肯定有不可告人的秘密,抓了總是沒錯的。
朱景洪的這道命令,可害苦了被甄琴逼迫的甄琦。
他好不容易找到住處,打算接甄琴過去安頓,誰知甄琴受到薛寶釵的刺激,非要靠近行宮去瞧瞧。
說什麼沒住過,至少也得親眼看看。
甄琦說行宮附近不得靠近,甄琴卻反問哪條律法有此規定。
甄琦答不上來,又煩了甄琴的聒噪,只得答應靠近一點點。
一般來說,行宮附近一百米,除了巡邏兵丁不會有人,而甄琦只是進了百米範圍,還算不得真正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