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來到第二天,按察司並未發出“傳票”,所以薛蟠帶著禮物去了賈雨村官邸。
當他和賈雨村密談之時,經過一天時間的發酵,按察司審的案子在民間進一步傳開。
此前薛家在應天名聲並不太好,得知薛家是替小老百姓打抱不平時,應天的百姓們轉變了對薛家的看法。
為了小老百姓申冤,敢把當官的告到按察司去,從古到今也是稀奇事。
“看來以前所聽傳言,多數都是假的……薛家大郎是好人啊!”
“如今看來,薛家已是後繼有人!”
“但我聽說,前些日子薛家大爺還當街動武,好像還打死了人!”
“只怕是有人誇大,當街殺人這還了得?”
“想來是了,如今的仗義執言的薛大爺,怎麼會去殺人!”
大街小巷上,到處都能聽到有關薛家的議論,此時的薛蟠無異於應天府頂流。
“你說……薛家這次能告贏嗎?”
“怕是難啊,自古以來官官相護,薛家再有錢怕是也敵不過!”
這話得到了普遍贊同,偏偏人群中有人提出不同看法。
“那可不一定,官官相護是不假,可如今咱們應天城內,可是有太子爺坐鎮的!”
“太子爺是誰?那是日後的皇上萬歲爺,難道他不會替咱百姓做主?”
很明顯,在百姓之中說這些話的,便是朱景洪派出來引導輿論的。
這些人全是京營士兵,和金陵地方沒有利益牽扯,靠他們傳“謠”是靠得住的。
“我可是聽說了,這次皇上派太子爺來金陵,就是要懲治這些貪官汙吏!”
“知道人薛大爺為啥敢告官?”
“為啥?”百姓們發出疑問,他們確實很好奇。
“就是因為薛大爺知道太子爺公正,會給咱百姓一個公道!”
“好啊……這可太好了!”
“有太子爺做主,就不用擔心官司敗了!”
“這幫狗官,早就該治他們了!”
“皇上萬歲爺聖明啊……”
這便是當下的百姓,他們或許精明市儈,但依然信奉明君賢主,只認為官員才是壞的。
此刻街角的情形,在應天府各個地方上演著,輿論正往朱景洪期待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