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是七點五十準時開始,陸成很早就起來了,給艾荷發了個資訊。
不過這次是沒有得到很快的回覆。即便陸成已經進入了會場以後,微信的資訊也都還沒有,陸成就再發了一個我開會了的資訊,就認真地聽講了。
陸成坐在張興教授的身邊,他即便知道這次會議的級別很高,很厲害,不過這些教授,陸成是真的一個人都不認識。
如果每個人出來講課之前的那一張介紹的幻燈片,陸成還真就覺得每個人都差不多的。
大會的主席和主持,也就是說開場白的人,就是一串特別特別的名字。
在他上臺之前,只見就有人提前介紹起了他:“讓我們來歡迎米國醫學會,骨科分會副主席;”
“米國醫學會腫瘤學會副主席;”
“密歇根大學安娜堡分校附屬醫院骨科學教授,密歇根大學終身教授……”
而隨著主持人的講解,張興教授也是給陸成科普道:“這位也是我們骨科的雷恩教授,主攻的研究方向是尤因肉瘤。”
“而且,這一次的會議,與平時你們參加的會議可能並不太一樣,除了臨床之外,更多地是對骨科各種常見腫瘤的研究進展進行交流。”
“當然啦,形式還是一樣的,就是各自炫耀各個實驗室現在的成績。”
“我聽得久了,感覺就沒什麼意思了,但是對你來講,可能有些難懂。”
張興教授昨天回去之後,就把陸成發表的文章都大概瀏覽了一遍。
到了他的水平,基本上看一篇文章的標題,估計就知道你要在放什麼屁了。
像陸成寫的這些文章,還真的就是張興教授他玩剩下之後,不願意再寫的,而且這種文章,幾乎每一個星期都有雜誌想和他約稿,不過張興教授覺得這些沒太大的用,就索性沒去弄。
真正的科研,只是表現於文章,而不是就只是文章。
當然,文章的積累對於任何一個研究者都是比較重要的。因為它算是把你的研究成果,展現給其他人的一種工具,如果連這個工具都應用不太好的話,那你的研究也就只能你自己明白了。
不能傳達於他人的研究,也可能是真的失去了研究的本來意義了。
陸成回說:“慢慢學,我在基礎研究這方面,還只是入門都算不上,就當是今天是專門來給自己打框架的了。”
雖然陸成是完成了林尤的一項課題研究的全過程,但是陸成知道,自己完成的那些研究方法,那都是最簡單的一套了,一旦涉及到大型的研究專案,比如國內知名的863等專案。
那完全就是不夠用的,而且真正的大型研究,裡面很多證明你研究成果的方法,都可能需要自己來原創,而不是在複製別人的路。
如果只是單純地在複製別人的路,簡單地做一做細胞實驗、分子免疫標記和動物實驗這些,這隻能算是猜測性的驗證實驗而已……
大會主席雖然也參與授課,但是肯定不會安排在第一節。
雷恩教授簡單地歡迎了一下第一位講者之後,就立刻開始讓來自澳洲的一位教授開始了他的裝逼。
授課之旅。
這是真的有功夫和造詣的人,而且還是會表達的人。
陸成之所以敢如此肯定,是因為隨著這位講授的講解,他的骨腫瘤診斷、治療各個方面的經驗都在瘋漲的同時。
有關一些基礎研究的經驗也是在齊頭並進地瘋漲著。
這種瘋漲,又是和平時陸成在看文獻的那種漲幅不同,看文獻,那是需要自己提煉一些精華出來的。
而這種教授的講課,則是把精華給你擰碎了,然後排列在一起給你娓娓道來那種。
如果說陸成看文獻的時候,提升的經驗是那種萬能充電器充電的速度,那現在聽課的時候,經驗的漲幅就是快充充電的十倍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