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跟,永遠都只能待在原地。
所以,陸成的心裡,已經有了答案。
如今,在半月板縫合術後的快速康復這個問題上,全世界都沒有任何人攀上去。
那我就去試試唄。
能不能行不能說,但正如師父所言,我還年輕,我耽擱得起。
即便是十年之後,我仍然才三十多歲,仍然是科研和臨床的巔峰時期。
難怪,林尤當時會說,自己需要臨床的沉澱,先不要去冒昧著繼續科研。
因為只有經過了臨床的深入沉澱,才能知道臨床需要什麼,才能夠知道往哪裡去走。知道天花板在哪裡?
而陸成了,就這麼地,誤打誤撞,正好撞上了一個天花板,
……
陸成離開了實驗室,把燈和空調都一一關好,就回到了宿舍。
不過,陸成這一次,並沒有直接開啟文獻就是幹。
而是,先再一次細細地開啟了解剖學。
系統解剖、區域性解剖,骨科專業解剖學等專業的書籍,細細地看。
而且,陸成還給自己做了一個大綱。
看完了解剖,尚且只瞭解了結構,但是對於力學仍然需要進行更加深入的探索,所以,如果要打破這個常規的話,自己對力學,必須要有研究。
物理力學,人體力學。
做完了這些,仍然不夠。
還需要從康復醫學來入手,康復醫學的理念,康復醫學的基礎,康復醫學中的原則性問題,都必須搞清楚。
至少搞明白了這麼三個問題,陸成才有了這個基礎,有了這個資本去撞一撞那個天花板!
這不是一日之功。
但也可以慢慢來,或許追不上與張宣約定的時間。
但陸成的目光,已經不拘束於張宣這一個病人了,
雖然這樣的思維,有一些很不人道,但這也是陸成自己都沒有辦法的事情,這是去撞天花板,不是簡單的吃飯。
任何人都無法做出保證。
但是,和約定的時間至少還有十七天,不去試一試,誰能知道自己就一定不行?
我自己知道嗎?
陸成搖了搖頭,繼續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