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四。
晚上。
在完成了術前討論之後,陸成和林尤再次聚集到了實驗室。
桌面上還擺放著兩份外賣盒子。
證實著,林尤和陸成兩人,晚飯都是在實驗室解決的,到現在都還沒有回去過。
林尤與陸成一起看過了ppt之後並且做了調整之後,林尤又道:“你把這個ppt發給我一份,我們再來分別看一下,儘量以客觀、旁觀者的角度,來審視一下這份ppt,”
“你這次過去,是要以講者的身份,來負責介紹ppt,而不是專業地做給自己看的。”
“就像做筆記一樣,不能自己看懂就行,也要讓下面的聽眾也能夠看懂。”
陸成點頭。
這個上臺做講者,真的是陸成有史以來地第一次,
以前雖然在本科的時候,也做過辯論會啊什麼的,但是,那樣的水平,和現在根本不能比。
現在是真正的專業的學術會議。
雖然吧,給林尤發過來的會議流程中,陸成安排在了倒數第二個,屬於小人物中的小人物的層次。
但是,小人物,也是相對的。
這次學術會議的含金量,可比上一次湘大二骨科舉辦的學術會議的水平,還要高一些。
在此之前,有兩個分別來自米國和英格蘭的巨擘。
然後是來自京都協和、華省科大協和等全國頂級的專家和教授。
真要論起來,華西的骨科,和這兩個地方的骨科相比,都要略遜一籌。
是真正國內最為頂尖的學術會議之一了!
這樣高水平的學術會議,製作ppt是非常有講究的,甚至,連文字、病例等排版,都格外有講究。
至少,林尤就給了陸成不下於幾十條,不同於他上次看到的那些專家教授的ppt上的不同之處。
比如,幾乎每一張ppt,都可以放一篇文獻名字的截圖,放在正上方或正下方。
文獻名字的截圖,大小、尺寸,以及字型的大小,最好都一致。
再比如,在進行病例介紹的時候,一定要表明患者的性別及年齡,而且,性別與年齡,就要專門佔一行,字型,用標準的小三宋體、羅馬的英文字型。
再比如,如果可以,儘量用全英文。
有助於患者診斷的資訊,標黑、加粗到三號字型。
比如,每一張ppt都應該放上一張配圖,以緩解觀眾的疲勞,
這樣的圖,必然要簡單明瞭,可以從網路上找,也可以自己做。
比如,術中的影片播放速度,一般是二倍速,或是倍,以節省時間的同時,又可以讓觀眾看清楚手術流程……
這些個東西,如果沒有林尤的指點,光靠陸成自己去做。
那做出來的東西,肯定一塌糊塗,到時候,自然是,成為其他人吐槽的物件。
而正是因為如此專業、細緻的指點,讓陸成明白,林尤雖然只是個主治,在上次的學術會議上,並沒有進行報告,但是,他,肯定不止一次地作為講者的身份,上過更為正式的會議。
可能是在國內,也可能是在國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