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臨床上,相當不常見的,我自己也未曾遇到過。”
“不過有一點,普通的感染,基本不會向特殊菌感染轉變的。特殊菌的感染,一般都是持續存在的。”
“但這個病人前兩次的術前檢查中,結核桿菌的培養,都是陰性,這就有些不太好解釋了。現在病人已經做了關節融合,我想我這邊,也沒有太多比較好的建議了、”
“關節融合的病人,我都很少遇到了。”
黃至隆雖然是搞關節感染的,但是那也只是單純的關節感染,哪裡遇到過這種,一會兒金黃色葡萄球菌,一會兒結核桿菌的?
細菌感染,能不能專業一點?
雖然沒有得到什麼有用的答覆,但董河還是感謝地點了點頭:“謝謝黃教授的解惑,或許,這個病人,一開始就存在隱匿性的結核桿菌的感染,而無法被培養出來吧。”
董河說完,就準備回到講臺上。
閔教授忽然自己舉起了手來,問道:
“董教授,我有兩個問題,想要諮詢一下。”
“第一個,你們在第一次發現了金黃色葡萄球菌後,為什麼不選擇關節翻修?”
“第二個問題,在培養出了結核桿菌後,你們為什麼要直接做關節融合,而不是選擇去做一期關節清理和二期的置換?關節融合,就相當於是讓患者失去了全部的活動度來控制感染,對患者的質量影響之大和要處理的問題比起來,似乎有些不太對等啊。”
這兩個問題問出來,現場的眾人立刻都直接眼睛一亮起來。
這問題,可是比之前問黃至隆等人的問題,來得更加兇狠和直接了,簡直就是相當於單刀直入了。
不過想想,其中一部分人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湘省人民醫院的教授,曾經就與湘大二醫院的教授不合,曾經不止一次地,在這樣的公開場合,這樣地互相質問過。
如此來,現在的閔教授有這麼一問,他們也就想得通了。
林尤依舊面不改色,陸成則是若有所思起來,因為今天的閔教授,和平時在病房中較為儒雅的閩教授,好像變了個人,
董河帶來的這個病例,確實是疑點重重。
要做關節翻修的時候不做,不該做關節融合的時候,卻做了。
還帶到了這樣的場合來,這不是自找苦吃麼?
今天,精彩的地方,終於又要拉開了序幕了麼?
眾人的目光,都聚集在了董河身上。
董河卻並沒有太多的不自在,臉色只是稍微尷尬了一會兒,整理了一下衣領後,
緩緩說道:“謝謝閔教授的問題。”
“關於這兩個問題,我都先不進行解釋。”
“還請閔教授繼續聽下去。”
這時,不僅是閔教授,所有人都是能夠看得出來董河隱藏起來的尷尬,有些不太明白。
他把這些尷尬,藏起來有什麼用。
藏得住嗎?
只見董河慢慢地開啟了後續:
“在第二次培養出金葡菌後,我們就把這份病例,送往了魔都。”
“並且請了唐院士,進行了會診。”
“當時,唐院士給出的建議是,直接更換墊片。不用進行關節翻修。”
“而且,病人第三次入院,檢測出結核桿菌後,唐院士考慮,病人可能存在多發感染,進行關節融合,比進行關節翻修更加安全,從經濟效益上來講,對病人是更加有益的。”
這話一出,所有人的嘴巴都微張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