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也早早地給林尤發了個帶早餐的資訊,就沒回復了。
林尤也不客氣,他是看到了陸成發的資訊,覺得略有些欣慰。
這些小意思,並沒有必要去拒絕,本來也分不了那麼清。
陸成來能夠想到帶一瓶水和一份早餐,證明就是用了心的。
並不是用錢來衡量。
吃完,收拾垃圾後,到了七點五十五。
林尤就道:“去導診臺喊護士老師把病人叫進來吧,然後你負責開檢查,我負責開醫囑和寫病歷。可以節約一些時間。”
“好!”陸成主動把垃圾帶了出去。
一分鐘後,第一個病人,跟著陸成一起到了診室。
林尤就開始快速地採集病史並書寫病歷。
門診病歷不需要住院病歷那麼詳細,但是要包含以下方面。
時間,科室。重中之重。
主訴,持續時間,加重緩解因素,治療與否?
簡單體查,也就是陽性體徵。
“您是哪裡不舒服?”
“我右膝疼。”
“疼了多久了?什麼時候開始的,是一直著痛嗎?有沒有變得嚴重?”
“十年了,五年前還要輕一些,四五年前的時候,突然就痛得厲害了,走路都走不贏。”
“特別是上樓的時候,痛得厲害。”
林尤立刻適時打斷了病人的話:“嗯,我知道了,那你有受過傷嗎?有在哪裡看過嗎?有沒有照過片子,片子帶了沒有?吃過藥嗎?”
“……”
兩分鐘後。
林尤病歷書寫完畢,對陸成吩咐:“給他開一個X線雙膝關節站立位正側位。病史聽清楚了嗎?”
“嗯!師父,快寫好了。”陸成把X線的檢查單的最上頁撕下來,然後開始問補充資訊:“奶奶,您叫什麼?多大年紀了?”
林尤知道名字,因為病歷本上和醫囑系統裡有,而他手開的檢查單都沒有。
所以,需要採集這些資訊,供給影像科的醫生做一個簡單的病史採集。方便他們閱片。
陸成快速寫完名字和年齡後,就把檢查單給了病人的家屬,並且細心解釋道:“你們要做一個片子,片子在門診樓的1樓做,做完後兩個小時就可以拿結果,你們到時候再拿著結果來診室就行了。”
“記得一定要把病歷本和片子帶上。”
“好的。”家屬雖然有些懊惱還要做檢查,但是他們確實自己沒有把家裡的片子帶過來,而且家又在外地,如果回家還可能不止照片子的錢,才趕緊問:“做這個檢查貴不貴?”
“應該128。你們下次就診的時候,一定記得把片子和病歷本這些都帶上,避免重複檢查才好。”陸成現在的記憶力極為精準。
病人出去後,林尤並沒有著急叫下一個病人,而是問:“你知道為什麼要照站立位正側位?”
“膝關節炎的診斷必須在膝關節站立位時評估膝關節間隙,才能夠準確地評估到分期。躺著照的片子,膝關節是不在正常負重位的,病人躺著當然不痛,那樣是不行的。患者沒有外傷病史,這個年紀考慮膝關節炎的可能性大一些。”
“而且根據閱片結果,可以更加明確是骨關節炎、類風溼性關節炎或是其他的。”陸成頗為有些胸有成竹地回道。
林尤不再說話了。
這個回答,很讓他滿意。
精準,把控得度很到位,而且提取資訊的速度,遠遠不是一般的研究生能夠比擬的,這個學生,怎麼看怎麼順眼。怎麼問怎麼舒心,怎麼答,怎麼到位。
就是。
唉。
“下一位請進來。”林尤心情大好下,客氣地對門外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