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肯定也不想術後發生感染這些併發症吧?所以我們術前,就要把準備工作都要做好才能繼續做。”
“……”
閔教授繼續說著,陸成彷彿一塊海綿似的,吸得飽飽的,再結合自己腦子裡的那些基礎知識,陸成彷彿覺得,自己的知識境界,瞬間開闊了一個新的畫面。
原來,還可以這樣。
原來,這樣處理是因為這個原因。
臨床上的每一步操作、每一種處理、甚至是每一刻的等待,都是有其原因的,你不明白,那就只能說學的水平不夠。
陸成現在就還在處於這種學習的階段!
……
一趟房查下來。
過了半個小時,還剩下最後一間房沒查。
陸成並不知道其他人是怎麼樣,但是對他來講,已經是收穫滿滿。
“關節外科。”
“髖關節置換診斷lv3.566/1000.”
“髖關節置換理解lv2,152/500。”
“髖關節置換圍手術期處理lv4:236/2000.”
“脛骨平臺骨折診斷lv2……”
“運動醫學。”
“肩袖損傷診斷lv2……”
“半月板損傷診斷lv2……”
幾乎與關節外科和運動醫學有關的知識,主要包括診斷和理解,都至少升了一級。讓陸成覺得,這一趟房查下來,對他來講,是一個脫胎換骨的變化。
因為,幾乎所有的東西,他似乎都有一隻腳,踏入到了門裡面去。
“也不知道這等級到底有什麼用?”陸成這麼自言自語著的時候。
系統面板上再次顯示出了字型:
“lv1lv2對應實習生水平。”
“lv3lv4對應本科畢業水平。”
“lv5lv6對應高年級研究生、高年級住陪醫師水平。”
“lv7lv10對應主治醫師水平。”
“lv10級及以上,屬於未知的研究領域,代表個人的理解程度,無上限限制,無職稱對應……”
陸成覺得這樣的對應,還是頗為正常的,因為一個人的醫學水平,其實和他的職稱關係並不大。
比如說地級市的很多非教學醫院,評正高職稱比較容易,但是其實在一些疾病的診斷和治療上,還真不一定比得上頂級醫院裡的主治醫師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