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如此說此人,因為忘前川就感覺這個人自從上山之後,這臉上就是淤青一片。整個人顯現的狀態好像就和那種小孩兒打架受了委屈一般,不過按理說這個傢伙的年紀其實也不大,也可以原諒。
心懷可憐,讓人感覺有些不忍。忘前川只好把這個男人服了起來...,男人因為是面門著地,根本沒有看清楚忘前川是誰...,只是一個勁兒的感謝道:“多謝,兄弟幫助,本人感激不盡。”,一聽這句話,此人必定是一個外行之人,是剛入修士門鏡的傢伙。
一般若是兩人不熟悉,又都為修士以道友或者是羽人相互稱道。至於為什麼,管他為什麼,自古都是怎麼傳下來的,人們也就如此說了下來。
男人好像傷在了腿部,抱怨道:“誒呀,西八,這裡根本就不是人呆的地方。”。
忘前川微微一笑,想著若是剛入門鏡之人說出這種話,也屬實正常不過。誰剛開始其實對修行都有一個錯誤的認知,認為修行之路就和那些網路一般的不靠譜,每天美女如雲其實不是的。
最開始的時候是最枯燥無味的,若是想要提升境界。你必須在很多時候,都在深山老林之中,福地洞天之下修煉真氣,炁源,丹田,靈海,七魂,八魄...,聽起來好像很厲害其實枯燥到了極致。
因為剛開始人們還不能處於半睡半醒的狀態,專業名詞也就四屬於假寐狀態,來讓自己整個人的身體保持放鬆然後吸氣呼氣來做大周天迴圈動作,內容及其枯燥,一般一坐就是七、八天,因為七天是一週輪迴,也就是人體形成代謝的一個輪迴。
這才算修煉過了一輪,有些修士為了穩固境界就會連續八天...,最後一天算是穩固境界以及自己的靈魂感悟。
其實修士與異人的區別便是靈魂的昇華,自古有神...,異人自古知道。靈魂與肉體是分割開來,萬古輪迴之路長遠而沒有邊境。只能讓自己的靈魂主導自己的身體,才能提升修為精進。
現代大部分修士已經沒有了很多境界的概念感...
與此來說說,一千年前或者說八百年前的境界修為感覺。
分為很多個具體的境界:
“外練筋骨皮,內練一口氣”,屬於【鍛體境】界到【內氣境】界的一種昇華,不過一般異人把這種境界成為“【入門境】”。因為這時候的人只不過是練出了一個江湖人士固有的身心合一的境界,普通人都能達到的境界。
“千鈞可過鋼,靈氣顯原型。”,屬於【內氣境】界依然大成之後,向著【奇門境】進發的一種提高。異人稱為“【開羅境】”,因為這個時候的異人已經達到了可以參加【羅天大醮】或者很多傳承門派傳承當中了。
【羅天大醮】:異人修士一種盛大的活動。
“喝炁山河聲猶在,不忘江東父母情。”,屬於【奇門境】脫離城市間苦海與凡事牽掛,心理上的改變,也會導致自身靈臺炁源等物質發生一個天翻地覆的改變。異人稱為“【化道境】”,這是異人的一大關卡,也是通曉行道的一個過程。很多修士修行最終敗在了這裡,心魔會導致他一直停留在一定的地步,讓他不能前進絲毫...
這也是為什麼,異人界喜歡收留孤兒的原因。天生無父母,便天生無牽掛。無牽掛便會在這一境界,產生心魔之時挺過去,過去也就過去了,過不去也算是與道法徹底無緣了。
“曾論東西南北風,只羨鴛鴦不羨仙。”,屬於【化道境】之上的“【大成境】”,一般這時候,一個人已經是一個年近半白的修士了。像是忘前川這種二十多歲名噪一時,實力鼎天之人,雖說不能說沒有。千分之一的可能還是存在的...,他們按理來說都沒有經歷過大成境界。
“【大成境】”是指一個修士再次透過了層層試煉而得到一種結果...,是穩固修為最長的一個境界。
二十歲成鼎力之人者,稱為“【無道境】”。什麼意思呢,就是這個人沒有任何的信仰,唯一的信仰就是自己的實力。唯我的心態,碰到了激進的異象與堅韌的心靈,會產生無道境界。
可以說忘前川是十八歲進入【無道境】,而解潔八歲【無道境】。
無道之上變為【仙境】,【仙境】之上便為【神境】。其實大成與無道也就是人一生在八百年前最高的水準了...,為了分誰的大成與無道等級高低,又分為了階層。
神階,仙階......外道,入門,很多的分類也就在這裡不一一明說了。
簡單介紹化繁而簡,差不多當時的境界就是這種。可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的人們不去述說這種境界中的強大也不分等級。因為現在很多異人在很多時候連奇門境都無法窺視。
凡塵之事乃是剪不斷理還亂,此為社會現象,也不能說是每個人心智不堅韌。
像是忘前川抬著的這一位就叫做二毛的小子,他就是屬於嘴上一點兒不能輸別人心中卻暗暗佩服有著極強自尊心的傢伙。人是一種很奇怪,奇怪到了骨子裡的生物。
有時候他們的善意還有自尊心這種其實非常好的品質都不表露與外界,他們把那些品質深藏於內心。讓別人感覺不到...,而自己卻奮發圖強。
二毛的本名真的叫二毛,他媽起的名字。
二毛的修士之路很是坎坷處處碰壁,有著年輕人的熱血卻有著沒有腦子的衝動...,讓他吃盡了苦頭。二毛苦出身,他媽病逝之後,他才徹底進入了異人的世界。
二毛的天賦並不差,他的異象也是前所未有的,“細胞刻畫”。當然這是科學一點兒的說法,玄幻一點兒的說法,他的異象為“二郎真君體。”。
有著非常好的恢復性...
兩人一座一右躺在這床上...,二毛回憶著種種往事。至於他為何要和忘前川說,是因為忘前川是上山之後第一個幫助他的人。關於這一點便可以看出此人非常的天真以及帶有很多年輕人該有的輕浮感...
也是得有個發洩之處,每個人第一次離家換做是誰都不會把自己的內心包裹起來。若是那樣這個人不得抑鬱症也得有心靈疾病,很多東西是得說出來的,借與酒桌之上,借與共言之人。
忘前川現在就相當於二毛的共言之人...
二毛是個非常懂事兒的孩子,因為他在十一歲的時候就放棄學業在家裡種地,做飯照顧自己病重的母親。家裡住在那傾向僻壤之下,鄰居們雖說都挺好。可是肯定沒人願意幫助一個已經患了癌症的人...,人之常情。
那種窮鄉僻壤之下,怎麼可能會有誰家裡富裕。能在他母親病重無奈之時,出現在他旁邊兒安慰他已經算是好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