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都市言情>重生大學畢業時> 第九十一章 母親的餿主意,先上車後買票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九十一章 母親的餿主意,先上車後買票 (1 / 3)

老一輩的人都覺得,老家就沒有任何賺大錢的可能。

因為這裡不僅土地少,還非常貧瘠,山挺多,不過都是陡峭的石頭山;交通也不便,離城市特別遠,路還是坑坑窪窪的土路;氣候還惡劣,春、冬還會有冰凍天氣,果樹結果完全看天氣。

老家種出來的經濟作物為只能帶到集市上賤賣給菜販子,而且人家菜販子還只挑品相好的收購,差一點的都不要,只能重新挑回去自己慢慢吃或者拿去餵豬了。

後來,村民知道去南方經濟發達的城市打工可以賺錢,便幾乎都摒棄了之前的小農經濟。

打半年工的收入可以頂在家務農好幾年,誰還回來種地?

陳雪濤的父母好不容易在城裡找到了一個做家裝的活,雪濤則在陳爭的幫助下找到了一份更體面的工作,陳雪濤的父親已經對現在的發展相當滿意了。

現在陳雪濤居然不滿足現狀,想著自己創業單幹,而且是做一些農村人祖祖輩輩乾的事,豈不是頭腦發熱,在異想天開麼?

“叔,其實創業沒您想的那麼恐怖,”陳爭耐心地跟他解釋道,“我見過很多大學生回鄉創業的案例,曾經見過一個大學女生,回老家,成立了一個電子商務公司,將家鄉的茶葉包裝成某個品牌來銷售,還透過自己所學的知識,創造性地將那些品質比較差的茶葉和茶葉梗壓制成茶餅、車載茶牌、房間擺件等工藝品來銷售,結果全村人都跟著致富了。有的將家鄉的比如竹製工藝品、涼蓆等東西包裝成品牌放在網上、超市和商場賣,也取得了不錯的收益。再比如閩省某些沿海地區,這幾年有人嘗試投資養鮑魚,結果一年就賺了幾十上百萬......”

“再比如說我家,沒地沒水,搞個養豬場也行啊,一年也能賺點錢,比去城裡給人打工強多了。所以,只要找對了產業,利用自己所學,說不定就可以發家致富了。給人打工一輩子能賺多少錢?年紀大了想打工還沒人要呢,您說是不是?”

聽著陳爭的舉例,陳雪濤父親有些心動。

特別是說到陳爭父母養豬賺到錢的事之後,內心更是蠢蠢欲動。

村裡流傳陳爭父母靠養豬賺了很多錢,如今看到他們家一年就起了大房子,已經信了八九分,如今陳爭自己親口說出來,他哪還有懷疑?

華夏很多的產業都是有地域性的,不僅僅是因為產業鏈問題,更重要的是跟風。

如果某個人做一個專案賺到大錢了,附近其他的人都會跟著做。開創某個產業非常困難,但是跟風卻相當容易,模仿著做就行了,特別是那種技術含量比較低的產業。

比如種果樹、蔬菜、搞養殖和工藝品加工這些。

陳雪濤父親呵呵笑了笑,掃視了客廳一眼,羨慕地問道:“你家養豬到底賺了多少錢啊?嘖嘖,這棟新房花了五六十萬吧?”

陳爭謙虛說道:“哪有這麼多啊,小几十萬而已。”

說實話,陳雪濤父親非常嫉妒陳爭家。

他們一家好幾人在外面給人家搞裝修,辛苦就不說了,還天天吸甲醛,可一年加起來也就十幾萬而已;而陳爭家靠養豬一年就起這麼大的房子了,養豬似乎也比在外打工舒服多了,還不用看別人臉色。

“我聽說養豬風險也很大啊,如果運氣不好,遇到什麼豬瘟,損失也會很大。”陳雪濤父親有些擔憂地說道。

陳爭笑道:“除了去當乞丐,其他做任何事情都是有一定的風險。想要以後不再窮,就得承擔一定的風險,即便是失敗了,也沒見過餓死人的啊,只要有手有腳就能吃上飯,您說是不是?”

“唉,我們這一代人是別想發家致富了,沒那個但是和魄力。對我們來說,能讓雪濤起了房子娶了媳婦就算完成任務了。”

陳雪濤父親嘆了口氣。

陳爭笑道:“所以啊,雪濤他這種年輕人才應該想辦法變通嘛,讓他動腦子想辦法。您想想,要不是當初鳳陽人偷偷搞承包到戶,咱們全國的農村可能到現在都吃不飽肚子呢,是不是這個理?”

陳雪濤也點點頭,略微激動地說道:“陳爭哥說的沒錯,我現在覺得,其實做生意沒咱們以前想的那麼難,只要摸清了做生意的路子就行了。”

陳爭的父親坐在一旁默默聽著,此時也忍不住笑道:“年輕人要是都跟咱們一樣,那不是祖祖輩輩都窮啊?你看南方的那些人,不都靠做生意賺了大錢,買上了寶馬賓士,住上了小洋房麼?”

陳爭母親也說道:“我們以前打工的那個老闆,剛剛創業的時候,僱了十幾個外地人,就在自己家裡做糖果食品包裝,後來越做越大,又建了一個幾千平米的大廠房,員工也增加到幾百人了,現在他們家裡豪車都有七八輛呢,家裡保姆都三個,一個專門帶娃,一個搞衛生,還有一個做飯。”

陳雪濤的父親訕笑道:“有錢人家真矯情,請三個保姆,一個月不得要萬把塊錢啊!”

被陳一家勸說之下,他已經沒有當初那麼排斥兒子想創業的衝動了,他找個藉口和陳爭父母寒暄,讓陳爭和陳雪濤繼續聊創業方面的問題。

雖然陳雪濤已經有了創業的念頭,但是想法還是不太成熟,暫時不具備條件,很容易失敗。

陳爭便利用自己對未來的發展見解來點撥他,讓他繼續學習,等時機成熟後在謀而後動。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