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官道:“回稟魏王,淮陰一切如常,只是最近大雨滂沱引發各地洪災,致使有許多災民逃難來到淮陰。”
曹操點了點頭,又問道:“植兒最近在做什麼?”
將官道:“二公子遵照魏王的教誨小心管理城池,如今城中官民百姓都是交口稱讚呢!”
曹操面露欣慰的笑容來,喃喃道:“如此,總算沒有辜負了我的一番教導啊!”
散會之後,司馬昭跟隨父親司馬懿離開了大帳,回到了他們自己的帳篷之中。
司馬懿突然轉過身來,衝司馬昭厲聲喝道:“逆子!跪下!”
司馬昭嚇了跳,下意識地跪了下去,卻兀自不服氣地道:“爹爹想必是為了我今日獻計之事!兒是因為臨時想到了這個計策,所以才未能事先稟明父親!……”
司馬懿搖著頭,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模樣,氣惱地道:“你懂得什麼啊!你獻上如此計策,魏王不採納還好!如若採納,我們司馬家族豈還有立足之地!……”
司馬昭嚇了一跳,一副不明就裡的模樣。
司馬懿揹著手看向帳外,道:“你當我是氣惱你沒有事先知會我而向魏王獻計嗎?為父又豈是那種小肚雞腸之人?”
看了跪在旁邊的司馬昭一眼,憤然道:“我真正氣惱的是你竟然只看到了眼前的利益,卻根本沒有看到長遠的影響!
以為眼前得利,卻把長遠乃至更大的利益全都丟棄掉,這根本是自以為是鼠目寸光者所為!可笑你竟然還為自己沾沾自喜!”
司馬昭不服氣道:“爹爹若認為兒的計策不行,就請指出來。否則兒豈能服氣?”
司馬懿怒道:“你以為你這計策很高明嗎?可笑!拿本地百姓作為擋箭牌去攻打劉閒軍,無論此戰勝負如何,我司馬家都將背上不仁不義的罵名!
將來劉閒若君臨天下,我司馬家固然無立足之地,而魏王若能反敗為勝,又豈能重用已經聲名狼藉的我們?
將來,不管是誰掌握了天下,為了收攏兩淮的民心,說不定還會拿我們司馬家來血祭啊!你啊!”
司馬昭聽了司馬懿這番話,臉色蒼白下來,說不出話來。
司馬懿長長地出了口氣,道:“不過事已至此,再說這些也沒用了!你要記住,為人處事,不要只看眼前,更要考慮將來,考慮大局!
遇事莫要因為一時激動而行動,越是激動的時候越不能做任何決定,必須等到自己完全冷靜下來之後再小心分析做出決斷。
從古到今,聰慧智謀之人就如同過江之鯽一般數不勝數,然則真正能成就大功之人為何卻屈指可數?
原因無他,那是因為沒有幾個人能夠完全控制自己的情緒!”
司馬昭慚愧不已,拜道:“兒受教了!兒錯了!”
隨即擔憂地道:“可是兒的話已經說出,無法收回了!”
司馬懿面露思忖之色,沒有說話。
大帳。曹操看著劉備,笑道:“玄德不同大家一道離開,難道是有話對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