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軍與西域軍多有交手,丹朱對周師還是有信心的,所以對這三千突擊營倒沒有懷疑。
他只是擔憂百姓被奴役慣了,不肯起來革命。
伍曉波很有信心:“丹朱王子但請放心,大理州三十七部當日情形比吐蕃有過之而無不及。”
“然老師的革命理論宣傳開之後,百姓紛紛幡然醒悟,起來為自身的利益抗爭。”
“你說人嘛,誰不向往美好?誰不想讓自己,讓家人過上更好的日子?”
丹朱仍是提醒到:“伍先生還是小心為是,咱們先在外圍試試,如果不行,趕緊撤出來。”
農舜點點頭:“師弟,丹朱王子說得很有道理,咱們畢竟在異國他鄉,凡事還是小心為上。”
“師兄這是怎麼了?”伍曉波說到:“老師的理論,放之天下皆為至理,即便吐蕃也不例外。”
倆人化作採買蟲草的客商,跟著丹朱進入吐蕃。
此時已是冬日,寒風吹得倆人腦瓜子嗡嗡的。
伍曉波縮了下脖子:“此地竟如此寒冷,早知道就夏天再來了。”
丹朱說到:“夏季牧民四處遊走,很難聚集村落。只有到冬季的時候,百姓才會聚在背風的地方準備過年。”
“此處沒有城鎮?”伍曉波問到。
“有,”丹朱答到:“先前農先生不是說了嗎,要找最窮最苦的牧民開始。”
走了一天一夜,才終於看到一個小小的村落,大約住著七八戶人家。
昨晚在山洞中生火過夜,差點沒把伍曉波凍死。
這七八戶人家讓他很失望:“這些人家,即便起來革命,怕也起不了什麼大用吧。”
農舜說到:“老師說過,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咱們就這麼七八戶慢慢說服,累積到一定數量後,便可給吐蕃朝廷予以沉重打擊。”
丹朱久在附近遊走,牧民倒與他熟稔。
“丹朱,你來啦。”
“是啊,德瑪大叔,我結識了兩個闊綽的客商,出高價採買蟲草,你倆還有這玩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