惹薩城突然傳起了流言,什麼佛爺轉世,即將奪舍成功,度化吐蕃。
吐蕃人實在過得太苦了,之所以選擇不反抗,是怕做下惡業,來世會過得更苦。
如今在他們堅持吃苦下,終於感動佛爺度化,很多百姓都有些蠢蠢欲動。
流言第一時間便傳到鳩摩羅耳朵裡。
鳩摩羅大怒:“佛爺怎麼可能轉世,還奪舍,去查查是誰傳的流言。”
已經撤退回來的迦應說到:“師父,這流言就讓他傳唄,難不成最後還真能出現個轉世的佛爺不成?”
“即便有,只要師父你說是假的,誰敢說個不字?”
鳩摩羅說到:“沒看到朝中都在議論此事嗎?倘不將其扼殺於萌芽之中,將來必會釀成禍事。”
“師父,徒兒覺得恰好相反,”迦應說到:“現在朝中很多人都對師父有異心,但他們藏得很深,師父一直抓不到把柄。”
“如今既有佛爺降世,度化吐蕃,咱們可以先看看他是如何度化的。”
“如果按照師父的意思,咱們就是如虎添翼。”
“如果違逆師父的意思,那些對師父有異心的人必然會跳出來,到時候咱們正好一網打盡,一勞永逸。”
這條計策不錯,鳩摩羅滿意的點點頭,還是這個徒弟心機深,狠毒。
鳩摩羅又問到:“如今周師步步緊逼,咱們該怎麼辦?”
“師父勿憂,”迦應說到:“周師勞師遠征,必不能長久。”
“咱們只須做好撤退準備,堅決執行堅壁清野戰略,退往卡澤州。”
“周師糧草須從河西運來,路途豈止千里。”
“到時必不能支援,自然就會退兵了。”
鳩摩羅說到:“為何不在沿途設伏阻擊?難道坐視周師攻入惹薩?”
“回師父,”迦應說到:“我軍兵器與周師相差實在太遠,設伏根本起不到效果。”
“只能等待周師將戰線拉長,隨後伏擊其補給線。”
“至於周師攻入惹薩,那又算得了什麼呢,只要師父還在,吐蕃便一直是師父的。”
鳩摩羅想了想其中的道理,拍拍迦應的肩:“師父越來越老了,吐蕃交給你,師父放心。”
因為吐蕃的堅壁清野,曹彬順利到達預定攻擊位,並與楊業通了訊息。
但皇上有聖旨,暫緩攻城,要從心理上徹底瓦解吐蕃。
接到這樣的聖旨,曹彬其實鬆了一口氣。
吐蕃軍雖然不兇悍,但吐蕃地形實在讓人膽寒。
他日攻入惹薩,倘吐蕃百姓不能歸心,綿延三千里的補給線,便成了吐蕃軍的靶子。
即便依靠槍炮,不怕吐蕃軍,可這消耗得是多大?
再說還有個雪崩懸在頭上呢,萬一糧草運送到一半雪崩了,那就是更大的事故了。
但聽說為了讓吐蕃歸心,皇上親自深入惹薩城,曹彬又慌了,下令三軍戒備,隨時準備進攻。
佛爺即將轉世的訊息已經傳得沸沸揚揚,最興奮的莫過於吐蕃贊普和忠實於他的少數臣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