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六,都什麼時候了,你別鬧。”
楊延定原以為楊延昭真的有什麼好辦法,但見皇上有什麼用,高徵稅是他提出的,自己搞不定,怎能還讓皇上費心?
侍衛親軍司和幽州府的兵馬開始驅散聚集的人群,楊延定急忙阻止:“列位,百姓原本無辜,稍後他們自己會退去的,不勞各位動手。”
“楊大人,”親軍司頭領說到:“董指揮交代過卑職,不準再有人到楊府外鬧事,不準楊府中人受到騷擾。”
“怎麼地?”百姓中又有人起鬨:“做錯了事,還不讓人說了?”
“要不是楊大人砸了我等飯碗,我等豈會前來鬧事?”
楊延昭做了個噤聲的手勢:“各位,忘了我剛才說的話了嗎?我是楊府六郎楊景。”
“各位可於明日此時到此聽信兒,若沒有好訊息,我帶著你們進去吃飯。”
百姓只是發洩一下心中不滿而已,不敢真的做什麼出格的事出來。
楊延昭的話說得信誓旦旦,而且重複了一遍,楊府向來又是大周擎天柱,應該不會說話不算數。
既是如此,便有百姓陸陸續續慢慢離開。
楊延定此時才有些狐疑的問到:“老六,你真有辦法解決此事?”
楊延昭淡淡一笑:“等見了皇上,你自然便明白了。”
楊延定忙帶著楊延昭入宮,不過楊延昭級別太低,暫時只能在宮門外等待傳召。
見到楊延定,柴宗訓頗為關心:“二郎,聽說有百姓圍在令公府門外?”
“回皇上,”楊延定說到:“不過是憂心即將失業而已,倒未作出什麼實質傷害。”
柴宗訓長出一口氣:“此事始終要解決,不能放任社稷這麼蕭條下去。”
“回皇上,”楊延定有些沒底氣:“臣的六弟,有計策可解如今困境。”
“你說的是大破天門陣的楊延昭麼?”柴宗訓脫口而出。
“啊?”楊延定疑惑到:“臣的六弟的確叫楊延昭,但他自幼在汴梁長大,隨後遷來幽州,並未上過戰場。”
“哦,哦,”柴宗訓掩飾到:“朕記岔了,快傳他上殿。”
楊延昭走路,倒不像楊延定那麼莊重,一路東張西望。
楊延定小聲叮囑到:“老六,這是宮中,可不是家裡,別沒規沒矩的。”
楊延昭笑笑,沒有說話。
到了聖駕前,楊延昭面帶笑意,跪趴在地上大呼:“臣楊延昭,參見皇上。”
柴宗訓靜靜的看著面前這個稚嫩的白面書生,這才驚覺,已經重生回來近三十年了,未來都是他們的了吧。
楊延昭沒有絲毫畏懼的意思,抬頭看著面前的皇帝。
“楊延昭,”楊延定低喝到:“誰讓你抬頭的?”
“沒事沒事,”柴宗訓說到:“朕只是想起一句詩來,陌上人如玉,公子世無雙。”
“哦,六郎,平身吧。”
“謝皇上誇讚。”楊延昭倒也不客氣,起身便坐到一旁太師椅上。
楊延定急忙拉他:“怎地在皇上面前如此沒規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