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德豐完全附和,符昭願雖為大學士,但排名第三,而且他只想管著轉運司,其他的事情一概興趣不大,任由楊延定說什麼算什麼。
呂蒙正記錄之後,便回去準備稿子,慕容德豐也要召集刑名博士,為徵稅之事專門立一套律法。
原本以為朝中會罵聲一片,哪知道高徵稅的事情出來,朝中竟然安靜得很。
柴宗訓和楊延定只想到做事必然會有人反對,卻忘了朝中現在大部分都是讀書人。
雖然士農工商一般高,但幾千年來的思想,豈是說變就能變的?
商人雖然有錢,但仍處於鄙視鏈的最底端。
此次高徵稅,徵稅的大頭正是商人。
雖然朝中多有政商勾結,但徵稅是徵稅,該給我的供奉,你不能少。
還有些家族中直接參與生意的,此刻正在趙德昭的邀請下,去往他在郊外的悠然莊,‘閒談喝茶’。
“趙行長,聽說此次你在駕前據理力爭,卻仍被奸相楊延定參了一本?”衛國公,駙馬都尉張永德之子張武問到。
當年太祖郭威為後漢皇帝猜忌,全家老小被殺了個乾淨,唯有四女嫁張永德不在都城才逃過一劫。
郭威稱帝后,因為沒有兒子,繼承人方面有三個備選。
女婿張永德,外甥李重進,內侄柴榮。
此中柴宗是第一順位,因為郭威收了柴榮為養子,且柴宗之才,遠在另倆人之上。
郭威臨死前,逼李重進發誓效忠柴宗,永不反叛。
而柴榮在繼位之後徵遼迴轉時,撿到一塊刻有‘點檢做天子’的木牌。
當時的殿前都點檢正是張永德。
班師回朝之後,柴榮免去了張永德點錢都點檢之職,改由義弟趙匡胤接任。
此後張永德在朝中徹底失寵。
既是朝中不得志,張永德之子張武見仕途無望,便轉而經商,積累了鉅萬家資。
此次高徵稅,首當其衝是趙家,其次便是張家。
所以趙德昭開口邀請,張武便迫不及待的前來。
趙德昭苦笑一聲:“沒辦法,目下在大周,楊家炙手可熱,我拿什麼和他去拼。”
“也不是這樣說,”張武說到:“楊延定雖經略地方有功,但哪知朝廷的深淺?”
“方一上任便要大刀闊斧的搞稅制改革,我看他是不知道自己幾斤幾兩,看他最後怎麼死。”
“哦?”趙德昭故意問到:“難道張大人已想到對付他的辦法?”
張武搖頭:“我才懶得理他,先前高徵稅之策出來時,我已聽到風聲,朝中有幾家貴戚正在設法扳倒他。”
“萬萬不可,”趙匡胤趕緊勸到:“皇上自御極以來,對貴戚一向頗為反感。”
“此次高徵稅,皇上支援楊延定的決心並不大,但貴戚若是摻和,恐怕皇上會徹底倒向楊延定。”
“那依著趙行長之意,該當如何?”
“放著讓楊延定折騰吧,隨他折騰成什麼樣,到時候他自然會受到苦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