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能夠集思廣益,柴宗訓同時叫上了趙德昭和慕容德豐。
趙德昭看到奏疏反應很大:“不知楊大人寫此奏疏是何意?莫不是要讓富人將財富分與窮人?”
“須知富人也不是一開始就富,而是受了皇上的恩德,自己再努力打拼才得來的。”
楊延定駁到:“趙行長之言差矣,大周的大部分富商,的確是皇上重農不抑商才得以富起來,然而那些鉅富,無一不是依靠家中福廕才能積累鉅萬財富。”
“便如同你我,也是仗了祖輩福廕,今日才能在廟堂上侃侃而談。”
“社稷財富,便如地上的積雪一般,那些鉅富一開始便是個雪球,大多數的商人不過是個雪花而已。”
“鉅富每滾動一圈,不僅帶走大量財富,更是將許多如雪花一樣的商人剝奪得一乾二淨。”
“長此以往,國中便只會有數個大雪球,百姓將一無所有。”
“如此情形下,百姓必然揭竿而起,從而山川震動,社稷危矣。”
趙德昭冷笑一聲:“楊大人未免過於危言聳聽了,如今大周商船開遍四海,只要肯努力,能吃苦,便足以養活一家人,哪會像楊大人說的這般。”
楊延定說到:“趙行長身居銀行,每日所見自是些豪紳大賈,哪曾見過平頭百姓?”
“大周商業盛行,的確有很多商人,只要肯努力,能吃苦,就能集聚財富。”
“可商人也得有物貿易啊,物從何來?是更多的老百姓一個時辰一個時辰,一天一天捱出來的。”
“這些老百姓看似有口飯吃,然而一旦家中有人生病,或是發生何種變故,必然一夜之間赤貧,且再無翻身希望。”
“像這樣的老百姓,大周比比皆是。”
柴宗訓插了一句:“照二郎此說,朕重商倒是錯了?”
“回皇上,”楊延定說到:“歷來國家要富,士農工商都須重,重商定是沒錯的。”
“那你說說,”趙德昭頗不服氣:“既然現在的狀況不行,到底怎麼樣才行?”
楊延定淡淡到:“須得老百姓共同富裕,社稷基業才能穩固。”